近日在CIO发展中心旗下社群内,一位群友H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大老板想让IT去管流程,能接吗?大家有什么建议?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IT部门负责流程,并不是一个新鲜事,查阅相关关键词,也能看到这样的字眼:IT部门在企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是业务变革的推动者,也是流程管理和优化的关键执行者。通过技术手段,IT部门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流程的自动化和集成,从而提高整体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当然也有很多企业并非是由IT来负责流程的管理,或是单独设立流程管理部,或者是归属战略和企管部门,还有的企业选择由运营中心或者是综合管理部门负责,不同的企业间也有不同的做法,具体还要看企业自身的性质和发展阶段。
从积极的角度来看,IT部门通过引入新技术和优化现有流程,能够帮助企业实现快速和有效的业务变革。同时IT部门在流程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中还可以起到桥梁的作用。他们不仅能够确保技术的实施,还有一定的能力协调跨部门的协同工作,确保流程的顺利执行。通过IT技术支持的流程,企业可以积累大量的使用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让流程优化落到实处,真正享受到流程优化的价值。
因此有一部分群友表示:
“这是好事,可以接,但是挑战也很大。”
“可以接,但是一切的前提是必须有足够的话语权,并且能深入到业务深处去。”
“可以接,但我建议还是找个强势部门合作,全包全揽失败概率很大。”
……
从大家的反馈中能够看出,虽然有一部分群友认为是可以接下来的,但是也言明了其中可能出现的质疑和挑战。
从消极的角度来说,IT管流程,可能会导致倾向于从技术角度出发考虑问题,而忽略了业务流程的全局性和复杂性,缺乏全局视角;而且与其他部门沟通和协作可能成为巨大的阻碍;此外如果IT部门对于业务的理解程度不够深入,他们设计的流程可能与实际操作存在偏差,导致流程执行不畅或无法满足实际业务需求,无法快速适应市场的业务环境变化。
因此也有很多群友认为这是一块“烫手山芋”。并坦言:
“搞不定的,没人鸟你!”
“累,周期长,开始时容易背锅!”
“别管,死路一条,要搞你太容易了,故意把业务做坏,给你扔一个锅,你怎么接?”
……
当然随着讨论的深入就会发现,这一问题其实并不是“能不能接”的问题,且不单论群友H所在的企业。试想,当老板向IT部门提出某项提议开始,起码来说老板就应该是已经有了这样的想法,或者初步的构想。因此“能不能接”这一问题可能就会转变为“必须要接“。那么需要进一步考虑的就是:IT接了流程,要注意什么?有哪些可以避免的坑?群友们也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了非常具有参考价值的讨论。
从一致性的角度来看,“如果没有BPA及BPM或OA结合,做起来很容易业务、流程、系统三张皮!”可见,在实施过程中,怎样保证一致性是一个巨大的痛点,需要IT部门提前做好相应的工作。该群友表示他所在企业通过系统来实现整合,把流程梳理及系统实现放到一个系统里,解决流程和系统的一致性,通过和业务部门一起做流程梳理改善,保证业务、流程一致性。
也有群友看到了必要性的问题,也就是说IT管流程,且不论能否成功,有一些必要的准备是前提条件,只有具备这些因素,才有利于项目的推动。“首先团队一定要是一个不甩锅的组织,并且老板能接受犯错和返工,业务部门愿意相信IT对流程广度上的建议,IT同样尊重业务部门在流程深度上的专业性。其次,流程正式切换启用的话,时间上要充分,场景上要完整。还有,一旦发生扯皮,千万要停下来,扯皮的周期真的很长,不能具有侥幸心理,大多数情况都是拔出萝卜带出泥,问题越说越多。最后,就是IT负责流程很可能会得罪某一方,需要做好十足的心理准备。”
还有群友从领导力的角度分析了这个问题。他谈到接了流程,IT很可能会产生角色的转变。即“从“服务部门”变为“管理部门”,因此变成了管理部门就应该有相应的管理权力。所以可能IT部门要做好以下动作:1、修改部门职责,公司内发文、正式授权;2、应配备相关专业人才和人员;3、跟老板保持密切沟通;4、调整自己的心态和做事方式,敢于与业务部门做正面沟通。”
另外有群友也谈到了落地性的问题,为了保证项目落地,给出了如下建议:“1、要做好过程留档,多和各个关键用户,部门领导,高管沟通确认最终方案。方案到流程上线,一定要做好充分的确认。2、流程上线以后前一个月,加强流程监控,看流程效率情况,再决定是否二次调研优化。3、从业务的价值流梳理、确认,通过系统固化,这样压力更小。”该群友所在企业在共同的目标指引下,并且从公司层面作为重点工作来推动。先做业务价值流,公司立项后,再做职能部门的支撑流程,和职能部门沟通优先级别,再配合顺手的工具系统进行支撑,从而加大落地的可能。
除了以上谈到的专有部分负责流程和IT部门负责流程,也有群友所在企业采取了分工配合的方式,流程小组设置在公司战略企划部(有统筹能力和话语权),负责流程的发布、监控、节点配置、流程优化;信息中心负责两类:流程引擎的优化、定制流程的开发、特殊流程的申请处理,也收获了不错的效果。
从各位群友的分享中能够得出结论,IT负责流程这一动作的“坑”和挑战还是不容小觑的,要想做好这项工作,有两个核心的问题是必须突破的,第一就是如何做好IT与多个部门间的协同,第二个就是一把手牵头,如何管理老板的预期,与老板进行“有效”沟通,通过老板来推动项目落地。
这里群友Z提到了一个场景:
比如一项很困难的工作,需要整个单位多部门协同推进。大部分部门都在拖,拖着拖着,自然就有不那么拖的人,把比较困难的工作搞定了,然后大家在他工作的基础上,就可以顺水推舟,干一些不太难的工作。
IT责任感爆棚,觉得某个事情非常重要,不能等,不能拖,要赶紧上,所以IT就会督促大家各自啃硬骨头。但由于不是一把手或者一把手的授权负责人,所以IT成了团队里边承受压力最大的牛马。导致的问题就是IT去盯任务盯进度,就会有很多人反感。本来的“岁月静好”,拖时间就会有人把硬骨头啃了,反而变成了“点灯熬蜡”,自己的骨头还得自己啃。
比较直接的就根本不给IT面子,推不动。奸猾一点的就会向IT反向提要求,让IT为难,IT做不到的,也就没法推他。阴狠一点的背后说坏话给IT下绊子。IT部门到最后也想不明白,不应该啊,就正常干工作,怎么就得罪大家了呢?
这位群友提出的场景很有代表性,也映射出了很多企业中IT部门落地项目的现状,往往项目启动之初,IT部门的出发点一定是希望为公司赋能,带来业务增长,但往往做着做着,IT就成了背锅侠,项目也逐渐搁浅。那么怎样做才能“鱼和熊掌兼得”,既能推动项目顺利落地,又能达成老板的预期?
这还是要回到数字化的本质来思考。如群友所言:“任何的变革和转型都是一把手工程,CEO决定了企业的天花板。”数字化作为一个一把手、系统性工程,必然是离不开一把手的推动和授权的,所以一把手牵头或许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一方面这样不但能够向老板借力,来推动项目的落地。另一方面,老板参与到项目中,或许能够进一步强化对整个项目和所能带来价值的认知,从而使老板的预期在一个更加合理的范围内。例如借老板的力量尝试推动,和企管或办公室、综合管理部之类的联合组队,设置一个流程小组。主任是老板,副主任是IT和业务部门的老大。
对于IT来说,“利益绑定,共同进退”有时候不失为解决问题最佳的方式。如果有机会,要经常带着老板参观交流一下业内领先企业是怎么做的,让老板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知。另外IT同仁们也可以尝试下群友M的建议:去电影学院进修下,如何既积极、又不背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