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国CIO人才现状 | 第四季调研报告
吉祥汽车如何通过数字化打造极致用户体验
2024-11-27  来源:CIO发展中心

序言:“数字化转型是一项复杂且庞大的系统工程,汽车和汽车产业链行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正在不断加速,让汽车企业纷纷为之长期布局并持续演进。”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汽车产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汽车行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步伐也在不断提速。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汽车行业全面升级的必由之路,更是未来能否获得竞争力的源泉。

对于我国汽车产业而言,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之一,其产业链覆盖之广、上下游协作之紧密,是其他行业远不可及的。整个汽车行业在经历技术革命之余,还将面临产业升级的新挑战,因此车企的数字化转型,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车企的数字化带来的并非是简单的“一企一厂”的变化,而是涉及到业务梳理、内外部协同,以及整个产业生态链条的重塑。

特别是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正在引领未来。面对“新四化”,以及广大消费者日新月异的需求,车企数字化转型也应随之变迁,抓住目标消费者。那么对于车企而言,如何通过数字化实现进阶和降本增效?如何强化上下游产业链协同?怎样打造极致的用户体验?这些都是亟需解决的行业痛点。

秦艺.png

秦艺 均瑶集团吉祥汽车智能网联执行总监

带着以上疑问,本文作者特别专访均瑶集团吉祥汽车智能网联执行总监秦艺,一起来看他对于车企数字化的深刻理解。

一、吉祥汽车生来即具备数字化基因

均瑶集团是以实业投资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企业,创始于1991年7月。现已形成航空运输、金融服务、现代消费、教育服务、科技创新五大业务板块,旗下有4家A股上市公司,员工超2万人,是中国服务业500强企业。

新能源汽车科技业务是均瑶集团的第六大业务板块,吉祥汽车作为这个板块的承载主体,是均瑶集团全资子公司。作为造车新势力之一,吉祥汽车在成立短短3年时间,便研发出两款车型,其中离不开数字化的推动和赋能。

从集团层面来看,数字化是均瑶集团“新四化”战略之一,这也为吉祥汽车的数字化提供了战略方向的指引。从愿景上来看,均瑶集团希望依托吉祥航空,打造出行领域的“航路一体化智慧出行服务生态”,因此吉祥汽车对于智能化的需求也进一步激发了数字化转型的开展。

秦艺表示:“吉祥汽车从底层即具备:用数字化、AI的方式去打造‘航路一体化智慧出行服务生态’的基因,因此目前吉祥汽车研发了吉祥大出行、智能汽车、APP等产品,通过这些载体来打造‘航路一体化智慧出行服务生态’。吉祥汽车作为整个数字化出行服务生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用户体验的提升至关重要。”

在推进数字化建设期间,吉祥汽车也遇到了诸多挑战。由于数字化并不直接产生经营效益,想要通过数字化解决用户端到端的一站式出行问题,也并没有行业先例,因此对于吉祥汽车来说,作为一家初创企业,数字化也很难一步到位,想要做好数字化,需要进行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

所以吉祥汽车抓住三个关键点:

始终围绕核心业务,以提升经营效率为目标。 衡量数字化方式的投入产出比,做适合的决策。 组织协同机制,研发流程机制,要高效匹配数字化工具。

秦艺建议:“需要注意的是在企业不同发展阶段,数字化建设一定要因地制宜,例如初创的车企,研发、财务、行政等不同部门之间对于数字化的起步需求是不一样的,堆砌工具并非是适合初创企业最佳的数字化建设方法。”

二、数字化助力吉祥汽车提升用户体验

从目前业内的车企发展来看,当前智能座舱体验存在三个现状,分别是技术方案趋同、人机交互趋同、AI体验瓶颈。同质化使得座舱的差异化不足和品牌识别度不够。智能座舱存在设计同质化、功能同质化等问题,导致座舱的差异化不足,识别度降低。与其他新势力车企不同,吉祥汽车更加注重自身的差异化发展。

在这样的原则指导下,吉祥汽车打造AIR智能座舱的过程中,坚持用户原则,大胆创新实践,进行了三个行业首创:

一是行业首个全3D多形态桌面互动系统。桌面系统设计从2D化全面升级为3D化,并且不局限于车辆场景,真正实现3D为底的桌面系统。基于双3D引擎打造的仪表和娱乐系统,从用途需求出发,发挥引擎优势。实际上,3D本身不是目的,3D是工具和载体,呈现互动内容才是核心。

二是行业首个沉浸养成式虚拟世界。引入开放世界的游戏化制作,与车辆驾驶行为、用户行为的融合式养成互动,塑造情绪价值。3D虚拟世界能够提供个性化视觉价值。此外,还实现了游戏元素与运营活动相结合的用户成长与行为沉淀。

三是行业首个大模型+垂域生态的AI出行助理。首先,AI大模型提供交互技术基础;其次生态接口提供信息聚合能力;第三,汽车座舱成为大出行场景节点,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精选式出行服务。

以第三点为例,一个吉祥航空的常旅客用户,如果有上海迪士尼亲子游的需求,从出发地前往上海迪士尼乐园,那么通过移动端与汽车智能终端打通,在出行前、飞行旅程、接送机、租车自驾、酒店、迪士尼等多个场景段落,可安排整个出行服务的行程,通过一个用户ID即可实现行程安排,对于用户来说,具有性价比且非常便捷。

在数字化营销领域,吉祥汽车也有所实践。通过与吉祥航空的城市展厅结合,打造了吉祥大出行生态空间。作为吉祥航空的用户,首先对于品牌一定具有相应的认知和忠诚度,而且这些用户一定具有汽车出行的需求。

秦艺谈到:“汽车产业与互联网企业不同,而且汽车是一个强线下的产品,所以需要围绕线下场景来进行营销,线上是辅助,线下是主体,当下流量红利时代已经一去不返,希望通过线上引爆而实现汽车营销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用户更注重线下场景的体验,用数字化工具来赋能线下。”

对此,吉祥汽车未来也计划在渠道线下方面做出差异化,第一围绕航空+汽车的出行场景进行差异化渠道的布局;第二在线下渠道,基于3D引擎打造数字化展厅;第三通过在出行场景的各个分层(例如飞机客舱、候机贵宾室、出行圈层、景点生态等)精准引流。通过线下触点形成了一个面向特定需求人群的流量导入,用户可以通过二维码关注到公众号,接着通过AI数字化工具建立智能助手,通过智能助手、企微助手初步种草引流,然后再回归线下,实现看车试驾购车的场景贯通,最后再次回归线上,进行用车和售后的智能服务。

“整个动作背后的支撑是运营中台和账号平台,吉祥汽车的用户营销是一个从线下圈层到线上售前,再到线下购车,再到线上售后服务,这样滚动式闭环的过程,这是一种私域孵化,也是一种新形态的圈层精准运营。”秦艺分享到。

三、吉祥汽车在AI与大模型领域的尝试

此外,对于AI和大模型的应用,也是吉祥汽车数字化实践的重点所在。

当前,行业内AI大模型应用于座舱中的主流场景包括智能车书、知识/百科/资讯、语义兜底、文生图/图生文、出行资讯/本地生活、个性化虚拟人。但有一些并不是座舱里的高频应用,吉祥汽车将大模型能力应用在底层,采用“内容服务能力+大运营中台”的方式,将模型调度的能力进行工程化以后,给到用户。

大模型做出行不只是AI本身的能力,还包括构建开放联盟、终端应用和大出行中台,这是提供AI能力到应用,再到产品场景上的基础。吉祥汽车将AI与出行相结合,背后逻辑首先是车型的定位,包括公司定位,提供跨场景的多场景出行解决方案。车是解决从A点到B点移动的一个工具,在这个过程中,怎样把AI应用起来,并与用户的移动端行为产生互联?

举例来说,在出差场景或旅游场景中,如果需要买机票、打车、订酒店等,目前完成这些动作,还需要在手机的不同APP上进行。试想用户在开车过程中能够一站式解决这些问题,那就十分有价值了。在差旅场景中,用户对吉祥AIR智能座舱说出“帮我定一下去深圳出差的三天行程”,用户只需一句话指令,通过AI大模型将用户的语义进行解析,对接到相应的技能,就能给出一站式解决方案,通过车机直接展示出行路线、合适的酒店、热门景点短视频等,用户还可以保存分享到手机端,这就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

现在友商的产品中,用户去问一些车去某地玩的出行规划,大部分汽车只能给出一大段文本,而用户往往并不只是需要资讯本身,而是需要可参考执行的方案,甚至一键下单。吉祥汽车与生态进行了深度联通,将模型作为计算引擎,生态作为资源池,为用户提供了一站式的解决方案。

秦艺分享说:“当下的大模型除了提供数据的处理能力之外,还要思考的是如何将其能力聚焦到垂域当中,形成工程化的应用和产品,为用户提供服务。这就要求研发团队为模型提供足够深的内容和插件,支持它形成应用。”

同时吉祥汽车还打造了非结构化的智能知识库,不论是售前人员、售后人员,还是用户,都可以通过知识库来找到想要了解的问题答案。因为基于大模型构建的知识库具备除了私有化定制以外的公网内容,所以如果用户提出超越知识库范畴的问题,也是可以通过公网内容来进行辅助的。

此外在智能座舱的场景引擎功能方面,还在尝试通过大模型的自然语言交互来重做任务大师,摒弃基于条件和动作设定的场景引擎,用自然语言的方式来为用户打造AI版任务大师和场景引擎,实现一句话自定义。

四、结语

汽车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是当前车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汽车制造和销售模式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虽然数字化转型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还可以提升客户体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但无疑当下的汽车行业内卷是极为严重的,对于广大车企CIO来说,数字化也较以往走的更加艰难,那么面对市场困境,该如何走好下一步,实现以用户为核心的价值链重塑?

秦艺讲到以下几点与各位同仁共勉:

勿要盲目进行数字化,应理性看待数字化的作用。数字化的本质是一个解决效率问题,并非是解决一切发展问题的万金油。数字化是手段,绝非是目的,不要为了数字化而数字化。 数字化要围绕企业经营目标服务。对于汽车产业而言,产业链长且丰富,不同类型的企业经营目标也有所不同,所以应根据不同阶段发展来推动数字化建设,集中力量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未来的数字化下限将会进一步提高。随着AI等新技术的发展,将加速数字化进程,过去的技术瓶颈可能通过新技术会很容易解决,因此数字化的门槛也将进一步提高。 未来企业对于数字化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将更加迫切。伴随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一定会越来越大,尤其是复合型的混态人才。对于企业来说,组织间的协同机制也将不断扩展,边界更模糊,人才需求更紧迫可能成为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