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的开启,让CIO的角色发生了很多明显的变化。CIO的工作已经从原来的“交付型”高管,变成了现在IT和业务相结合的高管。过去的CIO通常只需要为IT负责,现在则要承担起企业数字转型的职责和使命。正因为创新转型的压力和新技术的挑战层出不穷,CIO正在变得越来越焦虑。
新技术及其包裹下的新应用,每天都在不断产生。就算是最早吃“螃蟹”的人,也未必就笑到了最后。面对企业信息化这项庞大而复杂的任务,CIO如何从纷繁多样的技术中找对目标,又如何抓住新技术的机会,来为企业开拓一片天地呢?对于企业来说,也许单纯地去判断一项技术是否符合企业当下的需要是非常容易的,但对引入系统后能否获得预期的效果,似乎就非常不易回答了。
那么,CIO该以何种指标去判断是否该引入这项技术?面对新技术,CIO又是如何看待的?新技术的引入过程究竟是怎么样的?本次CIO • 智囊团邀请中国铁建地产信息化部门负责人王玉中、未名生物医药信息负责人赖碧圣、才子服饰CIO王金旺,三位都是有技术背景的信息化负责人,共同探讨面对新技术层出不穷,CIO如何做才能避免进坑。
CIO对新技术有天然的敏感性
中国铁建地产信息化部门负责人王玉中
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新概念、新应用层出不穷,作为一个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掌舵者、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的战略管理者——CIO必须具有清晰的头脑、敏锐的洞察力,看清哪些技术值得立即引入,哪些技术需要观察、以待时机,哪些技术根本是噱头、不值得投入精力去跟踪!
首先,我相信绝大多数企业CIO都会对新技术有着天然的敏感性和了解兴趣。多了解、多沟通是基础,只有深入地了解了新技术的技术原理、应用场景和应用价值,才能对新技术应用引入有基本的理性判断,不会人云亦云。
其次,要进行投入产出比的分析。对于一项新技术是否值得引入,一方面需要评估新技术应用带来的价值,是可以打造新的应用场景,还是会提升系统的用户体验,还是会整体节约系统建设成本;另一方面就是需要评估新技术引入所可能带来的风险和本身成本。
所以我的经验是对于新技术必须要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广泛了解、积极跟踪、谨慎使用,在确定新技术值得引入应用之前,一般也会进行深入的技术验证,确保可控。例如我们在经过半年多的测试、研究后,从2018年开始,我们所有新开发的信息系统就开始全面转向Spring Cloud体系,实现系统应用的全面微服务化,使得整个系统架构更加轻盈、可扩展和敏捷化。我的基本原则保持技术的适度领先,但不追求技术完美、不追求技术时髦,一切以需求为导向,合适的就是最好的!
积极学习、谨慎选择、保守应用
未名生物医药信息负责人赖碧圣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引进适合企业应用的先进技术帮助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是CIO的一项重要工作。所以对于有可能成为先进生产力的新技术一定要以积极的态度去接触和学习。但是在学习和应用中需要注意一些方式方法:
一、细致筛选、莫要贪多
当前新技术层出不穷,每个新技术的接触和学习都需要消耗大量的精力。所以一定不要贪多,建议筛选有以下特征的新技术优先了解:
1、与服务的企业应用有一定关联性的技术。每一项新技术都有自己的应用场景,如果此类新技术的应用场景与你目前的企业没有太大关系或者解决的问题并不重要,那么哪怕它再优秀也没办法对你产生太多的价值。简单了解有个概念即可。
2、有一定历史传承性的技术。新技术一般不会凭空出现,它一般是某种技术的迭代和创新。对于凭空出现的技术往往风险较大,是否能存活都还是个问题,所以要持谨慎的态度,不妨等它真“火”了再看。
3、由“技术大佬”主导的技术。虽然不排除有不少优秀的创业型公司发明了不少好用的技术,也不排除“大佬”也是从小成长起来的。但是作为甲方精力实在有限,等“技术大佬”发布的新技术研究完了,再去考虑不迟。
二、深入了解,莫要浮于表面
很多企业之所以在新技术引进中频繁“入坑”,往往是对此技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看到了新技术的优点没有看到它的风险,更有甚者只听说这个技术“很火”就匆匆引进。要引入新技术前一定要对其进行全方位的理解,比如其底层原理是如何实现的,是否有成功案例,成功案例的同行对此是如何评价的?确定自己的团队比较有把握,企业也能承担得起风险后再引入。
三、建立新技术风险评估小组,先进性小范围的应用
做到以上两点,决定引入此项技术了,不先不急进行大规模的应用。可以成立一个风险评估小组进行小范围和简单模型的运用。确定这项技术确实达到了你的期望再进行大规模应用不迟。
总体来说,对于层出不穷的新技术要做到积极学习、谨慎选择、保守应用。
新技术存在即合理,大胆接受小心求证
才子服饰CIO王金旺
近年来IT技术取得大量的突破性进展,新技术应用行业内有太多的应用标杆案例和失败教训,针对新技术的应用如何选择分享以下个人观点:
心态方面:新技术的产生并能商业化必然有它的先进性及适用性,不能盲目迷信崇拜也不能都排斥。
策略方面:1)最新的不一定是企业现阶段是最好的或最合适的。标杆案例和失败案例都是别人家的,不表示自己的企业也会这样;不选“贵的”只选对的,对企业来说适用就好。2)任何新技术的导入一定要满足企业现阶段的业务需求及未来三到五年的需求扩展,并符合IT整体规划。
资源建议:1)要做好试错的准备,企业能够接受试错成本,新技术应用也需要企业的磨合、优化才能更好的适应企业需求产生业务价值。2)合作伙伴非常重要,要尽量选择实力强、愿意为企业客户应用价值最大化投入的资源。
总之,新技术产生存在即合理,我们要大胆接受小心求证、多测多看多模拟,预留时间和成本上的风险防范预算空间,允许试错及反复;别人的失败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所以一定要多交流多学习,互相借鉴互相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