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次的设计师聚会,说着说着就会变成对“生产供应链”的吐槽大会!生产供应链之痛,已经成为了横在设计师们心口中的一根硬刺。多年和工厂的混战,早已经让设计师们动心忍性,增益了很多其所不能!然并卵,行业无论怎么进步,痛却一直还在痛着。
没痛?
那说明你在这个行业里沉浸的时间还太短!
设计与生产本是唇齿相依,再完美精彩的设计方案也需要生产来将实物规模化实现,设计好像是T台上最耀眼的男女猪脚,而背后分工细碎的编导录制播等等环节,则控制了每一名演员的前台表现效果。
设计与生产之间如此亲密的合作关系,为什么会演变成胸口碎大石一般的难言苦楚呢?
设计师们,不要在齐声骂甲方了。。
大家吐一吐,生产供应链为什么让我们这么痛?
【痛点一】专业敬业高水准高审美的版师,哪里寻?
设计与生产结合的都第一关,就是样衣的制作。有些时候,好的版师会改善和提升整体设计的效果,也有的时候,看着被版师改造得面目全非的样衣,设计师也是哭笑不得。
但是,追其版师这一职业的根源,天朝上下竟然没有任何一所美术设计类大学是面向版师这一职业培训敞开大门的,版师的来源主要两类:设计师转行做版师,师傅带出来的民间打版高手,这两类人才各有利弊,那么综合能力超赞的版师,就更是凤毛麟角了。
设计师们逛展会去秀场玩时尚趴,但版师多是躲在小屋子里戴着眼镜勾着腰一笔一划的核对尺寸校对弧度,所以,对于新毕业的踌躇满志的年轻设计师们,哪个职业更受追捧就不言而喻了吧!
【痛点二】面料供应商们的现货困局
原来越多的面辅料供应商,为了减少自己企业的库存风险,采用了全部面辅料订货制。供应商手里只有手掌大小的样布色卡,一公斤的纱线都不会自备,客户如果挑中那种色卡,那么就要从纱线开始定制,环节就变成了订纱 - 纺线 - 织布 - 染色 - 打样 - 测试 - 投产,整个环节下来至少要60-90天,这中间还要阿弥陀佛一切顺利,任何环节出了差错都可能导致最终交货期的无限延长。
这种操作模式的优势是对面料企业有利,对需求企业来说面料品质可以控制得略好一些,但超长的生产交货时间,真是折磨人的一个过程啊。
如果你不定制面料,选择现货模式的面料供应商,那么信用就变成了业内的敏感话题,每批面料的卷筒越来越重(占面料公斤数哦),残品数量不可控,交完货款排好生产档期再告诉你,你订购的面料没货了。花样之多,搞得设计师们自从下单之后就不可能再享受高枕无忧的夜晚咯。
【痛点三】工厂的小失误,好像家常便饭一样,
大家都要吃得惯
总感觉,处女座是不太适合与制衣工厂打交道的,否则不是被逼疯就是被逼疯,貌似很难找到更好的结局。很多时候,面对工厂负责人的苦笑时,设计师们也只能以难兄难弟的心态来理解和支持了,商标订错,面料正反面弄错,印花方向出错。花样繁多眼花缭乱,总之都是一个错。
生产流程的科学化严谨化规范化高效化,哪个工厂的墙上没贴着这些刺眼的标语?近二十年来哪个工厂没有在奋进改革锐意进取?但是可是就是,设计师们只能不断想办法去弥补漏洞却压根没有神马好法子去解决漏洞。说到这,鼻子一酸的有木有?
【痛点四】传统生产供应链与电商快速反应需求
谁服从谁?
传统,就是是个褒义词还是贬义词?在技术发展迅猛市场竞争激化产业模式日新月异的背景下,我们如果理解传统产业这一词汇的褒贬属性?一个是越来越慢越来越重,一个是越来越快越来越轻,两种产业形势,哪个更能代表未来?
每周上新每日上新,小单试错全链条的快速反应,这些现象在十几年前是很难想象的,但今天,就是很多新模式企业及品牌成功的秘诀。别总是盯着ZARA的抄袭风波,一般的企业就是抄袭,你有ZARA抄得快吗?这是为什么?ZARA做大了,对面辅料供应商和生产工厂有了绝对的控制权,但是她早期刚起步的时候你怎么说?
吐了这么多,解决方案呢?还只是隔靴搔痒而已。
N年前有家专门整合生产供应链资源的创业企业,闻听此言时,我心雀跃不已。和朋友联合两家企业去积极尝试,但是最后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一家只是擅长喊口号的企业,整合了生产供应链条的资源却没有高效化,可喜的尝试失败的收尾。
对这家企业的失望并没有浇灭我对生产供应链变革的殷切希望。生产供应链的痛啊,怎么会无药可治?中小型企业如何在订单数量没有足够大到掌握工厂控制权时,如何完善自己的生产供应链体系,如何提高生产供应链的效率?如何降低生产供应链的运营成本?我们是否需要更专业的生产管理机构和职业管理者,来参与到企业的生产供应链体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