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3年,内联升在北京开创了一家专门为皇亲国戚、朝廷文武百官制作朝靴的鞋店。当时,一双朝靴的售价是50两白银,相当于普通老百姓一年的收入。
如今,163年过去了,"旧时王谢堂前燕"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作为"中华老字号"的内联升不再制作朝靴,而是成为了国内规模最大的手工制作布鞋的生产企业,在全国拥有近百家销售网点,其千层底手工布鞋制作技艺也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互联网时代,这家老字号企业也在与时俱进。据内联升副总经理程旭介绍,早在2010年,内联升就开启了自己的电商之旅。
启航
事实上,在2008年左右,国内就掀起了在淘宝网上开店的热潮。当时内联升就发现,有很多经销商和线下客户都在淘宝网上开设个人网店,销售内联升的鞋。于是,内联升的管理层就这种现象开展了内部讨论,但是对于内联升是否自己也开网店、是否限制或鼓励经销商开店等问题,并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有人觉得电商是个很好的趋势,应该及时跟进,也有人觉得电商会对线下实体店构成冲击,所以,内联升决定先把这件事考虑清楚:到底做不做,如果要做,应该如何去做。
2009年,内联升的管理层达成了一致的想法,下定决心要进军电商。接下来,就用了大约一年的时间,走访了线下实体店的经销商,调查了开淘宝店的店主们所对应的客户群体,收集和规整了大量的信息和数据,为自建电商、规范线上市场做好了准备。程旭告诉记者,当时内联升还建立了保证金制度,统一了线上价格,这些举措都为其之后走上电商道路打好了前站。
定位
据介绍,现在内联升做电商,一方面是为了扩展销售渠道,另一方面是为了品牌转型做一个铺垫,这个电商平台的目标设定是要吸引更多的年轻人。程旭说到,"像内联升这样的老字号,在消费者的心目中留下的印象可能还是偏向于中老年人,但是如今的80后、90后,甚至00后,都已经成为市场上的消费主力了,如果我们的品牌要发展,也要不断的创新、与时俱进,去吸引年轻人。"
但是,可想而知,如果直接让实体店去调整、转型,相对风险和成本都会非常多。假设实体店换了新的形象和新的产品,顾客却不接受,即使再调整回来,也会损失一大部分顾客。而且,调整实体店需要土木工程,大费周章,在装修期间,还得停业一两个月,也要消耗很多的成本。
"所以我们就想利用互联网平台来试错。"程旭直言,相对来说,电商属于技术密集型的方式,调整起来速度会很快,风险和成本也会比较小。而且,互联网面向的年轻人居多,针对性很强,传播速度也很快,除了销售功能,它还具有媒体传播的属性,可以为内联升品牌转型时尚化做一个前瞻性的工作。
很多企业在做电商时会担心线上线下冲突,而内联升则在产品定位上把实体店和电商做了明确的区分:线下实体店更多是面向老顾客,消费群体里的中年人居多,即使有部分年轻人,他们也多是买鞋送给父母、师长、兄弟;线上则多是年轻人自购、自用的市场。这样一来,线上和线下产品的款式也不尽相同,时尚的新款样式会先放到电商平台上发布。比如2016年春节之前,内联升与故宫合作发布了一系列名为"探花"的主题产品,只在电商平台上销售,但是取得了非常好的反响。
程旭表示,电商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让很多人都看到。而线下实体店会受区域和季节性的影响,客流并不稳定。"我们认为线下越来越像是一个橱窗,以后可能会是个培养用户消费习惯的平台,而线上则是引流、吸流的平台。"
多渠道补充
对于目前大热的O2O模式,程旭则认为,O2O更适合消费周期较短、比较有规律的行业,比如干洗衣物、洗车,但鞋服行业的消费周期相对较长,可能用户一两个月、甚至两三个月才消费一次,而现在的用户很少会在手机里安装两三个月才用一次的APP。
程旭告诉记者,现在内联升在O2O方面做得较多是些基础性的工作,依托一些提供本地服务的O2O网站,如大众点评网、百度地图等,梳理、规整、更新这些网站上内联升的店铺信息,以便让消费者能更快捷的找到真正的内联升店铺。同时,内联升也于一年前在微信上开设了微商城,作为电商平台的渠道补充。
电商是大势所趋
回顾电商之路,程旭表示,近几年来,内联升的电商业绩发展很快,大概每年都会以翻两三倍的速度增长。虽然随着基数变大,这个增速有所放缓,但在2015年,电商份额仍然占到了公司总体销售额的20%以上。这个比例不只在老字号圈子里,即使在鞋服行业圈子里,也是一个不错的成绩。
程旭坦言,虽然电商取得的好成绩也和线下实体店的不成熟有一定的关系,因为实体店给电商留下了更多的空间。但是,电商仍然是不可逆转的消费趋势,而且以后将会是主力的销售平台。日后,线下门店会更侧重体验性和品牌的展示,内联升会把更多的精力、技术和人才投入到电商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