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国CIO人才现状 | 第四季调研报告
互联网+金融+产业=?
2015-08-21  作者:上海岱达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副总裁黄嘉粤 来源:CIO发展中心

【CIO发展中心独家】8月14日CIO发展中心CIOQQ群请到上海岱达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副总裁黄嘉粤黄总和群友们讨论互联网金融、如何在产业链中引入金融等话题。访谈内容整理如下:

大家好!最近很多朋友都在做传统产业的互联网化或者互联网+,所以今天我也想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互联网+。

我个人认为,互联网+如果需要做得更容易落地、更接地气,就需要更深入地引入“互联网+金融+产业“的观点。各种产业离不开经济,也就是离不开金融,如果用金融的观点去看待问题,或者说看待战略,则会有更快的转型和推进。今天我把几个小观点和实操跟大家分享分享,同时希望和大家一块探讨和打造互联网生态圈。

hjy

上海岱达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副总裁 黄嘉粤

互联网+代表着一种新经济形态

可以这样说,互联网+,其实是代表着一种新经济形态,或者是说在产业中生产要素的新的去媒介的场景优化。我们要从产业链和价值链中,寻找“场景+产品+流程+价值”。

互联网+首先就是一个商业变革和机遇的产生,同时也是危机的产生。那么我们如何来看待互联网+?首先我们要了解我们的产业链条和价值链条,了解我们的上下游形成的生态圈,了解我们上下游的价值链条。

举一个实际的企业应用互联网+金融的例子。在过去,一个工业企业的生产,需要上游供应商提供原料,支付资金给上游企业,然后生产后产品卖给下游销售企业,收取资金。如果出现资金紧张,整个环节就会出现脱节或者缺产。而在新的互联网+工业中,优先处理的是:本企业在互联网云平台上发布产品需求,同时结合银行开出银行承兑汇票给上游供应商,上游供应商即可快速利用互联网平台兑现银行承兑汇票获得资金,继续采购,扩大生产。而本工业企业则同样道理向下游供应商提供类似的金融服务。

从这里可以看出几点:第一,获取货源的源头从常驻供应商改变成互联网优化获取;第二在资金上快速兑付,减免掉由于资金紧张导致的货源缺产;第三打破了地域界限;第四把银行拉进了圈子里面,降低了融资成本或者叫企业贷款成本。

“场景+产品+流程+价值

刚才说到的产业模式变化,也就是要有互联网+的特点。那我们怎么利用好互联网+的几个商业特点呢?互联网+的特点就是在线化、碎片化、个性化、去中心化、去中介化和长尾等。这几点在IT角度来看,就需要很大的技术支持。也就是要变到一开始提到的“场景+产品+流程+价值”。

从个人看,首先是思维方式的改变。首先说【场景】。企业的客户群体要有参与感,我们首先要改变成能让客户参与的企业。这个客户有可能是B端客户也有可能是C端客户。客户的参与不单单是上网注册、寻找产品或者提供产品,这个是早期的互联网思维。现在我们需要的是以自助的形式提供服务/产品,来交换获取资金/服务/产品,同时自助设计场景。

举例来说,某种服务提供商B端机构,每年都要通过线下团队推广/运营/销售自己的服务,销售成本很高,再遇上C端客户打折需求,利润就难以保证。现在我们可以结合金融为B端机构和C端客户设计一款产品:C端客户可以在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上定制自己需要的服务类别,但他不需要缴纳原有的服务费,而是只需要存纳一定的理财资金,就可以获得服务;理财资金到期以后,本金返还C端客户,同时把利息支付给了B端机构企业,这样C端客户没有实际支出本金,但却得到了服务。

从这里看来有几个特点:第一,B端企业利用了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进行了运营和销售,利用客户碎片化的时间,将营销内容主动推送给C端客户;第二,减免了与银行交换的资金所需要的时间,是去中介化;第三企业通过数据分析,能精准分析客户的选择需求;第四,客户有自主性和自助性,客户需求会大大提升,同时客户自我展现的欲望也会大大提高,朋友圈拓展速度加快,因此B端机构的客户量将获得提升。

因此,【场景】就是我们可以设计出不同的平台方式,让客户自助+自主形成服务或产品需求,从而达到生态圈的参与感。

而在产业链条的价值链中,去中介化的移动支付结算,加速促成了客户的需求转化。大家都抢过红包,发过红包。如果让你去银行做一次支付动作,你一定会犹豫,但通过手机端支付结算,你必定义无反顾,瞬间完成。

因此第二个要点就是【产品】。平台给出了产品的设计,但是使用和推广由客户自主来决定,上述场景里面,产品的定义是一种服务,但是实际上产品的定义可以变化成金融/资金,通过资金/金融来置换新的服务。

在【产品】链条里面,更多的是流转环节参与,那就是我们所说的【流程】。在这个流程里面,大家可能会注意到,我反复提到的,利用金融引入作为企业互联网+的切入点:其实也就是去中介化和去中心化。

金融作为资金杠杆,引导企业与客户的实际互动交易

【产品】+【流程】里面,客户自助+自主的【场景】就是:消费生息+消费置换服务。

在未来的生态圈中,参与到消费环节的企业或者C端个人客户,都可以利用在生态圈中的消费积分置换产品,或者提供产品。这个好像我不能再说太细了,因为涉及核心竞争力了。(笑)

第一,我们可以利用客户的数据进行分析,进行征信分析,形成信用货币;第二,我们可以利用上下游企业交易合同,与银行结合形成银行承兑汇票,这样减免资金流动,从而获得更多的资金杠杆;第三,通过各级企业和客户消费,产生积分,形成产品交换,去除资金中介;第四,通过客户主动提供产品/服务,来换取所需产品和服务,突破银行界限

互联网+金融+产业,实际就是利用金融行业的特点,让金融作为了资金杠杆,引导企业与客户的实际互动交易。比如房地产和教育,这是两个本来不相关的行业,但我们通过互联网+,产生了将房地产+业主+教育+金融联系起来的模式。

而这中间实际上存在了很多的消费和积分和产品/服务,而理财收益只是里面的很小一部分拓展,但是能增强了客户的粘性和兴趣度,客户主动性的增强,会整体提高业务的交易。

CIO应该如何改变企业模式

上面所说都是理论和实践的场景,下面说说技术上或者一个CIO应该如何改变企业模式。我就从技术上说说吧,因为可能大家更多是技术派。

要做互联网+,首先第一离不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而由于是+,所以必须要关注几个方面【客户】、【平台】和【支付】,这几个是互联网+的技术要求。

首先说说【客户】(包含客户需求的产生和客户体验)。这个【场景】导致我们的原有生产系统成了核心后台系统,外延增加了网页端和移动端。而这两个端都必须是能互动的,既能外发信息精准发送,同时又能接收客户需求的反馈而变化产品。

作为技术就需要做好几方面准备:一是开发准备,原有的模型开发变成了迭代开发,不断根据客户需求日新月异;二是设备准备,原有的中心化设备已经不适合大量用户群,需要租用(这个比较便宜)云计算平台;三是技术安全准备,就是由于存在了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安全风险大幅增加,需要专业团队进行风险评估和堵漏;四是客服风险,由于面向的群体变得不定向,客户需求变化多,需要对客户服务进行更多的支持,要有完整的客户服务制度、CRM、CallCenter,以及问题库;五是财务准备,就是支付结算方式改变,技术上原有一月一结或按笔支付已经变成了迭代支付和兑换支付,财务结算方式改变。

其次,【平台】的技术架构。大家其实不需要考虑高大上,只要是稳定即可,因为任何一个“完整”的案例,在互联网+的今天都会变得很脆弱。客户需求是变化的,完整的方案根本不存在,只有不断地迭代进行。所以大而全的公司方案,实际上还不如稳定开发两年的公司更靠谱,快速反应能力更强。而平台需要更多的是接口,要把三层业务结构罗列清楚:也就是业务接口层,数据处理层,核心账务层(与以往大家学习的技术有点不一样,这是我个人拙见而已)。而这中间更多是客户数据的处理和保存,账务中平台账户、中间支付账户、银行实际账户的交互与记账。所有都变成了插件,那将变得更为容易扩展。

最后,就是【支付】,这个主要体现为非货币支付和真实货币支付,这个将是一个核心金融部分。而通过非货币支付形成新的互联网+,也就是我们政策上真实要推行的部分(我个人观点)。解决了知晓和了解后就是参与和策略,后面两个则更为重要。

对于CIO怎么搞定企业模式,其实就一句话,颠覆自己,然后搞定CEO。也就是先从技术上脱离出来,从业务看战略,然后从战略获取老板的心,然后再提资金和人员需求,只要抓住业务,也就抓住了老板和企业。项目、资金、人员一应俱全,没准也能当个COO玩玩。

由于时间仓促,请多多包涵。大家有什么疑问我们可以继续线下交流!也请欢迎关注www.unbank.org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