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硬件不断更新换代,但是软件定义存储的不断创新使得数据以一种更可靠的方式进行访问并使得其利用周期得以延长。
对数据进行长期存储是需要承担风险的。
对数据进行短期保护充满了诸多风险,例如数据为错误、硬盘故障、网络攻击、人为失误以及自然灾害等等。然而对数据进行长期存储除了要面对以上风险,还要考虑到其他问题,例如硬件架构、软件平台、应用以及数据格式的变化等等。
与此同时,对于数据可访问性、协同性以及大数据分析与日俱增的需求也使得问题不仅仅停留在储存时限层面,还要考虑到其可用性。目前,相当数量的创新理念及产品将会帮助我们解决数据长期存储以及对其访问的问题。
回首过去
对于数据长期储存,大部分公司通常选择以磁带为载体。当然,这种方式在可靠性上自然无可厚非,而它的局限性也已经被反复讨论多次了。
最近的创新产品已经解决了磁带寿命的问题,这使得其可以更长久的对数据进行存储,这里不得不提到LTO技术以及Barium Ferrite(BaFe)磁带。生产商的测试表明BaFe磁带可以持续使用30年而且并不会因为消磁使得其寿命打折。尽管寿命得以延长,磁带还是会有使用周期的限制,比如误操作或者恶劣的存储环境等等。即使冗余备份以及读校验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作用,但由此产生的开销与其带来的容量提升相比,并不那么尽如人意。
退一步说,对数据进行长期存储仅仅是众多问题中的一个。数据本身的可访问性是对其进行存储时必须考虑的因素。随着带库技术的不断革新,很多公司会保留那些老的磁带,为的就是日后仍然可以对上面的数据进行访问,这种现象并不罕见。此外,对那些有一定年头儿的应用数据进行归档操作也十分普遍。这些做法都可以对数据进行长期保留。但如果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快速访问,类似磁带这种老古董在有些时候并不会有很大帮助。
展望未来
软件定义存储或许可以提供另外一种选择——至少可以作为参考。尽管软件定义存储种类繁多,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不管底层硬件如何实现,它都可以对硬件进行抽象并给用户呈现一个统一的数据访问接口。有些产品甚至可以在底层硬件升级换代之后继续保留之前的接口状态,而且不需要任何数据迁移操作。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软件定义存储产品都支持这种功能,所以在技术评定时,这将作为一项相当重要的考核标准。
例如,某个软件定义存储产品支持标准x86架构并可以将多代硬件进行整合,这在保证数据长期可用性方面带来的意义很大。然而事事无绝对,毕竟有些x86架构的服务器可能已经服役近40年了。当然,谁都不清楚x86架构能否再经历一个40年的周期,但它确确实实已经成为业界的标准之一。
软件定义存储的独到之处在于其架构灵活性。支持的硬件类型越多,产品对技术革新的适应能力就越强。继续灵活性的话题,有些存储架构不断在硬件抽象层面做文章并将公有云存储甚至带库存储包罗进来。这里面的关键之处就在于,产品的高度灵活性在某种程度上就等同于其对技术革新的强大适应能力。
另外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扩展性。一些文件级或者对象级存储产品在容量上已经支持到PB级别。在评价某个存储系统能否适应未来十年的需求时,高扩展性是一项参考指标。此外,对空闲空间的数据重建以及自我修复等高端数据保护机制也要考虑在内。
软件定义存储架构并非千篇一律
尽管软件定义存储产品在数据长期归档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但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考虑。首先,我们要清楚软件定义存储产品的架构并非千篇一律。对于海量数据仓库来说,可扩展文件系统或者对象存储架构则需要进一步商榷。基于传统文件系统或者块级存储架构的产品很有可能无法满足预期的需求。在某些场合,甚至连可扩展文件系统都不行。由于文件系统本身架构的限制,甚至可扩展文件系统,都会对PB级存储的扩展带来一定的制约。尽管如此,就算软件定义存储架构可以在未来实现对扩容的支持,在线存储空间及其底层的硬件、电力、空调以及空间需求在很大程度上都将成为大部分公司的瓶颈。
很多软件定义存储产品,尤其是那些可扩展文件系统或者对象级存储,都在趋向动态归档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数据就可以继续保持在线状态并可以被客户实时访问。然而,对于多数IT公司来说,这种实施并非易事。由于缺乏相关的工具以及数据分析,这些公司可能会选择将更多的数据置于在线状态。或者采用完全相反的措施——将所有数据都放在带库上,并期待这些数据很少被使用。
为了应付这种归档存储的复杂性,一些产品开始转向对虚拟层的研究,这一层级将处于动态归档对象存储以及传统带库之上。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某个单独的存储池可以同时跨越在线/离线数据载体。和传统单独专注于在线或者离线的归档产品来说,这部分产品的订单相对更少。对于包括离线数据载体在内的硬件抽象化来说,也许会代表着未来几年的潜在发展趋势。
软件定义存储产品以及硬件抽象化的确可以提供长期的数据存储以及访问。尽管软件定义存储还没有解决长期存储性数据的可访问性带来的所有挑战,但它仍然作为一种解决方案或者工具,其灵活性可以帮助IT公司在未来技术革新道路上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