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国CIO人才现状 | 第四季调研报告
从“互联网+”到“+互联网”
2015-06-19  作者:本文根据平安科技首席架构总监朱永忠发言整理 来源:CIO发展中心

【CIO发展中心独家】在CIO发展中心联合护航科技共同在深圳举办了“互联网化的IT运维转型研讨会”上,平安科技首席架构总监朱永忠先生给出了他眼中《互联网的那些事儿》的主题分享。凭借在百度和平安两家企业的IT从业经验,朱永忠指出在区分互联网企业和非互联网企业时的几项核心考虑因素,进而引领了对时代词汇——“互联网企业”的理解;其间,分享了互联网企业运作下自动化运维管理模式的成功案例;最后,身为加入平安不久的传统企业IT负责人,探讨了在“互联网+”风魔大热的社会环境下如何引领传统业务+互联网,阐述了即将面临的“+什么”、“怎么+”的方向和思考。

大家好,非常高兴今天来到这里和大家聊聊互联网的那些事儿。首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IT行业从业经验15年:7年半国内某知名数据中心,7年半百度平台系统部。目前,加入平安科技两个月,担任基础架构首席总监。

朱永忠

平安科技 基础架构首席总监 朱永忠

既然我们今天是关于“互联网+”下的IT相关探讨,那么首先,互联网和非互联网的区别是什么呢?我想每个人对此的定义可能会不尽相同,举个例子来说:招行早在10年前就已建立的网上银行,是不是这样招行就可以称之为互联网公司呢?!貌似也还不行。下面是我收集它们之间的几点差异,算是抛砖引玉,供大家探讨:

一. 收入占比。当IT收入,无论是从渠道、广告载体或是核心产品,超过总收入一半以上,我们很多时候称之为互联网企业;

二. 投入占比。当IT投入,无论是对于基础设施、R&D亦或渠道商,是不是达到一个可观的比例,如果是则我们称之为互联网企业;

三. IT在企业中的定位。传统企业更多定义IT为后援支撑部门,工作性质强调的是稳妥、安全、不出错;而互联网企业则视IT为核心业务部门,工作中需要有不断地创新和尝试,需要果敢和勇气,不畏手畏脚;

四. IT核心价值观。传统企业更重视SLA、安全及可用性,而互联网公司则偏重于速度和创新,就是我们常说的“跑得快”;

五. 员工在企业中的定义。传统企业更多考虑企业员工的是成本开支,而互联网公司则将员工看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发展潜力及资本;

那么回到我们今天的主题IT运维管理上,这里和大家分享在百度时面对大规模服务器运维中的实战积累——从单纯的人工服务器运维到采用管理系统及自动化工具相结合对服务器实现运维的创新思路。当时,我们面临分布于全国范围内的几十个数据中心服务器总数在7年间50倍的增长,服务器的上线和维护成为首要考虑问题,特别是当大范围服务器发生故障时,如何能在第一时间完成排查、纠错与恢复数据等工作的同时,将人工成本控制到最优。如果单纯增加同比维护人员不论是从技术角度和经济角度都无法满足现状需求。于是,我们决定在百度的服务器原有运维团队前端人员总数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一定比例的研发人员负责深度研制服务器管理系统,并尝试根据其中储备并不断迭代的分类预案实现自动化操作。这个尝试,大大减轻了人员成本及对大范围突发事件响应速度。

最后想说,在“互联网+”大热的社会环境下结合自身互联网企业工作经验,我更多思考的是传统业务在拥抱互联网时代应该考虑些什么又可以做哪些尝试?! 即“传统企业+互联网”,+什么、 怎么+?比如现在流行的一些时髦词汇:拥抱开源、去IOE、云计算、大数据,是否可以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做一定尝试?其中重要的是,在不同转型阶段中,要考虑这样的IT是否可以提供对业务的持续支撑,同时IT部门是否确保其自控性——不能过于依赖厂商的特定feature、硬件的特定逻辑而制约业务发展;最后带着“勇于试错”及“持续迭代”的精神,让我们一起来面临传统到互联网转型过程中更多的未知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