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后,几个月以来,这一关键词成为了各大媒体报端的热点,也成为传统企业CIO圈中张口闭嘴间必聊的话题。“+之路”上,传统企业的信息技术管理者在思考、在创新,更在努力解决着加什么、怎么加的问题。纵观笔者最近走访的一些企业用户观点,主要聚焦在加资源、思维和结合能力三个核心方面。
加的是内外部资源
罗伯特·卡普兰和戴维·诺顿曾在管理学方法经典论著《组织协同》中提出,在不同业务单元之间创造协同效应,来设定协调和监控战略的实施。在这其中,信息技术涉及于组织的效率、协同和创新,被放在了其中的核心能力之一。所以,把互联网+看为企业大战略实施的话,CIO首先要回答好第一个问题:如何整合、协同各个企业的内外部资源,为企业提供更多服务?比如最近北京公交集团将在年内实现实时到站查询在公交线上的应用。这类转型,便让用户通过互联网更好地体验公交系统;利用这一公交网络的优势,我们的公交可能协调在区域物流、小企业交通、个性化等方面做一些创新么?甚至可能和租车、汽车制造企业的资源等进行整合,发挥更大的价值。这样的优势协同畅想,可以把简单的公交网络变出大公交产业链,进而积极寻求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主要在IT解决思路、系统整合等各个方面做一些后续探讨。
另外,在添加企业资源前,要把关键价值用思路清晰的方式提供给企业的负责人。做资源加法之前,通过思考总结分享成功的经验和解决方案,可以让企业的高层认为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资源是值得,这样的逐步从点突破、以点带线带面,兑现添加资源的承诺,这样的互联网+之路才走得有价值。
在加外部资源时,笔者建议主要是侧重外部社交工作的处理。从海尔、海底捞、小米、雕爷牛腩、无印良品等成熟化社交企业里找外部互联网社交的典型方案。进而,发现企业自身的痛点,借鉴成功企业的经验,提供IT工具与业务结合而形成的解决方案,最重要首当其中的是融合业务。其二,建议抓住利用微信、移动App等移动平台手段,将大量传统线下营销活动、品牌推广等带来的大量客户,如何让他们跑到线上来跟企业做O2O互动,引爆企业在线的营销活动和品牌推广等。
短视思维还是得变变
“+思维”要讨论的还是那套老生常谈的几个词:以用户为中心、最短路径、免费抢占、羊毛出在猪身上。互联网的思维更多是从某些点做到极致,然后建立一种全新的服务、商业模式,去影响整个产业。而传统企业的IT人员是用大笔采购资金买回来一批渲染过后的方案,最后发现只有一小部分满足需求。反过来用互联网思维做企业内部的系统,笔者总结通过做那么一个精品化产品,形成标杆,企业内部员工用户认可后,再去做另外的产品,争取更多的资源。比如,做一个内部协同的App要思考界面上的按钮、工具条摆放、界面导航等,形成最好的产品基础再后续开发其他应用平台。
思维方面的另一点转变,来自于传统企业考虑的是眼前利益,互联网思维考虑的是长远的战略。笔者观察的是,传统企业考量投资如何得到回报,这可以说成创新惰性思维。传统企业创新最大的障碍来自于路径依赖,不舍得原来既得利益,总是在思考投入产出比。但互联网思维模式不是这种,它更多考虑的是资本增值、抢占入口。试想,未来的汽车产业可能全被乐视汽车、特斯拉、小米汽车等互联网企业占领么?全部吞噬可能过于夸张,但传统汽车厂商不去抢,一定会被互联网公司占据风口,一不小心就会被颠覆。因此,学会他们的思维方式,快速创建各种新的商业模式和服务模式,风口处的传统企业才会更具竞争实力。
加法算的是结合能力
聊完加资源、加思维,“互联网+”在传统企业里终归聊的是结合能力。可以说,走到现在的企业信息化和管理工作,我们的CIO不缺工具,也不缺业务,最缺的是一种能力:将工具、技术与业务结合的能力,既对技术理解深刻,又能快速理解业务的能力。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化人,就应该具备专业IT理解和领悟能力,更应该去学习、去领悟市场、领悟整个产业的发展,把企业面临互联网化的转型,用技术和工具进行完美结合。
例如,把互联网企业的研发模式、互联网式产品、互联网的技术平台、互联网商业思维,结合到我们传统企业的业务,产生创新型的商业模式,并发现新的机会和调整企业战略的重点。所以,传统企业+互联网,笔者认为结合的行动比论道更重要。对于传统行业而言,+互联网之路本质上不是通过一个完美计划来实现的,而是通过一种演化方式,逐渐优化迭代、接近更好的状态,这是全新的结合能力。这也很符合简•麦克米伦和瑞塔•麦格拉斯所创造的经典管理工具“发现——驱动计划”,用最小的成本去试错,来验证战略落地的不足与改进。
总结起来,“+之路”避免空谈,落地在以上三块重点方向。正如谷歌的工程师文化所表述的,要听那些在一线实践的人,不要听那些空谈。在高度不确定的情况下,“+之路”铺开的是行业转型道路,互联网的渗透也必会全面推动传统工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因此,抛开哆嗦,勇敢嘚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