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国CIO人才现状 | 第四季调研报告
欲破自主“天花板” 上汽乘用车向上突围
2014-04-28  作者:中国经营报 

  编者按/通过近年来在产品力、品牌力、管理能力等方面的改革,自主品牌车企在蓄势多年的核心技术研发、新能源汽车、汽车互联技术等板块一步步得到突破,这也让自主品牌车企有了更有力的市场“反攻之势”。而今后,各个自主品牌车企的改革之策成效如何,也将决定着他们未来在中国汽车市场中占据的位置。


  当合资车企纷纷布局中小型车市场时,上汽自主则开始向上突围,试图突破品牌和价格的“天花板”。


  “上汽自主正在探索更多品牌和产品高端化之路。随着我们的产品线战略调整以后,我们的品牌也必须要跟着产品做一些战略调整,这将会是上汽乘用车在未来最重要的事情,目前我们内部正在进行紧锣密鼓的部署。”在日前的北京国际车展期间,上汽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蒋峻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业内看来,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竞争愈加激烈,自主品牌车企加强产品和品牌的高端化势在必行,但大量的投入和较慢的成效,也注定将让这条路行走得更加艰难,对于上汽乘用车而言,如何找到自主品牌发展的投入和盈利的平衡点,将成为2014年其至关重要的工作任务。


  向上调整


  通过企业的全方位调整,上汽希望能在产品和品牌上获得更多溢价能力。


  在今年的北京国际车展上,上汽乘用车正式发布了其最新一代动力总成“CUBE-TECH”、荣威全新概念车W5和多款待量产新能源车型。其中,CUBE-TECH动力总成是上汽集团(14.27,-0.08,-0.56%)与通用汽车共同研发,并在全球范围内享有共同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这款技术除了可以搭载在荣威、MG品牌车型上外,还具备对外输出能力,可以在欧洲、东南亚市场进行销售。


  在上汽乘用车看来,长期以来,动力总成技术滞后一直是制约自主品牌车企发展的最大瓶颈。对于上汽而言,要成功运作荣威、MG品牌,除了要解决规模和盈利难题外,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要尽快缩小荣威、MG品牌与合资品牌在技术上的差距,因此推出新一代动力总成“CUBE-TECH”是上汽乘用车实现品牌提升的重要举措。


  “中国自主品牌车企的发展壮大,将是一个阶段性逐步推进、逐步成长的过程。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向上调整,在提升上汽乘用车产品品质性能与品牌溢价的同时,更要将上汽乘用车打造成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品牌。”蒋峻称。


  蒋峻认为,在当前国内汽车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情况下,自主品牌车企除了调整别无选择。“我们不能跟随合资品牌的‘玻璃天花板’往下走,相反我们必须要向上调整,这将会是上汽乘用车在未来12个月中重中之重的事情。”蒋峻表示,这样的调整除了要表现在品牌上外,还需要表现在产品线和核心技术上。


  据介绍,从去年开始,上汽乘用车已经在部署包括品牌战略层面更精准的定位调整。“一是要前瞻性地看到中国消费的迅速成熟,中国消费者的变化,包括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80后、90后将在未来几年成为消费主力等这一系列的变化,我们必须要在品牌层面上有相应的更精准的定位。”蒋峻分析道。


  此外,上汽集团还将在“十二五”期间投入220亿元用于自主品牌荣威和MG的研发、制造,以助力更多新产品的推出。通过大笔资金的投入,2014年上汽自主双品牌将迎来密集的产品投放。MG和荣威在2014年将陆续推出有5款车型,其中涉及轿车和热门的SUV产品。


  盈利预期


  在新出现的内外部压力下,上汽乘用车想要在2014年实现首次盈利压力依旧较大。


  事实上,上汽乘用车要深化企业调整,与当前国内自主品牌车企发展的艰难现状有着莫大关联。


  继2013年自主品牌产品市场占有率不断下滑后,今年第一季度,中国自主品牌又出师不利,整体市场占有率下降了2.4%,而上汽乘用车的情况也同样不容乐观。1~3月份,上汽乘用车完成销量51430辆,同比去年实现微增长,尽管达到了上汽乘用车制定的基本目标,但略低于预期。对此,蒋峻坦言:“挑战仍然比较大。”


  对于销售增长较慢的原因,蒋峻表示,一个原因是由于企业自身的调整造成的。从去年起,上汽乘用车在各个层级的市场开始分拆荣威和MG两个品牌网络,不得已造成了今年一季度上汽乘用车在市场销售上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波动。


  而另一个影响销量的原因,蒋峻将之归结于外部原因。“一个是中国整体经济增速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因此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速也在放缓。再加上从去年开始,合资品牌出现渠道和产品价格双双下探的趋势,这对自主品牌产品销售造成很大影响。”蒋峻表示。


  而除此之外,面对中国整体的环境压力和交通拥堵压力,近期天津、杭州等城市都陆续实行了汽车限购政策,而未来也将会有更多城市会考虑加入到限购汽车的行列中。按照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此前的预测,深圳、成都、石家庄、重庆、青岛、武汉等城市均存在实施限购可能。在此情况下,国内乘用车行业的增长必将会受到更多冲击,而对自主品牌车企而言,这种冲击压力势必会更大。


  “限购、限行对上汽乘用车的荣威和MG品牌是有影响的。作为自主中高端品牌,我们在一二线城市的销量比例高于三四线城市,而限购往往出现在一二线城市,这对我们销量暂时的波动影响相对较大。”蒋峻表示。


  而在今年年初的上汽乘用车公司干部大会上,上汽集团执行副总裁、乘用车公司总经理陈志鑫曾立下军令状:2014年上汽乘用车计划销售26万辆、争取销售28万辆,盈利1亿元,争取让上汽自主品牌实现首次赢利。


  对于上汽乘用车来说,23万辆是其保本点,以后每完成一辆,就是增加一份利润。上汽乘用车本来想在2013年实现24万辆的销量目标继而实现盈利,不过,遗憾的是,2013年上汽自主品牌刚好完成23万辆,这也使其只好将盈利的任务落在今年。


  随着新车型不断推向市场以及依靠合资伙伴实现更多先进技术的充分利用,上汽能否顺利完成盈利目标,我们将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