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7月,中国第一家折扣商品百货--上品折扣王府井店盛大开业,开启了中国百货零售业的新纪元。上品公司开创了中国的零售折扣业态,目前在北京拥有8家实体门店和一个B2C商城。上品折扣主要以联营模式为主,并在逐步开展采购买手业务,目前合作的供应商达3000多家,几千个品牌在上品折扣的门店和线上进行销售,逐步形成了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经营模式。
上品折扣施行零售单品管理已经有3个年头,进入上品的货品都有唯一的身份。由此,公司于2009年率先在传统零售商中开始了B2C业务,在行业中逐渐处于领先的低位。在三年多的时间里,我们积累了大量商品数据,为了利用好这些数据为企业和供应商服务,使其不再沉睡,让数据说话,让大象跳舞,上品折扣开始了BI分析的探索之路。为了让BI更好地落地,上品折扣将其定义为BDA(商业数据分析)。
上品折扣施行的是集中化管控,门店的销售可以适时反映到总部的业务系统中,但是,交易系统和报表在一个系统中,随着业务量的增加,我们规划了公司的整个分析体系。从集团化管理角度出发,BI实施将销售分析作为第一个切入点,并沿着这个切入点延伸到到各个门店的销售信息,各销售品类的信息,直至单品的销售信息。
成功建模需要上下结合
上品折扣BI在建模的时候,遵循一个原则:节约投资,选择适合企业现阶段的产品,深入了解业务,规划业务模型,再到数据仓库的实现。在这个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例如,业务系统开发过程中对业务理解的偏差,没有设计未来的分析需要,数据质量低下,源系统之间的数据本应该有的勾稽关系没有等等。我个人认为还需要注意:人员、业务、实现三个问题。首先,要明确究竟要什么,项目成员是否是业务骨干,这一点对业务模型建设很重要。其次,实现过程中,不要用数据校验设计思路,要用设计思路去验证数据。
建模工作要依据企业的管理方式、管理粒度具体来定,目前国内外可选的BI产品比较多。对零售企业来说,BI建设要因企业的经营特色来具体规划,具体实施。国内的百货零售商能够管理到单品的还甚少,所以百货商场的BI颗粒度粗一些。上品折扣在3年前已经完成了单品管理,BI规划的粒度会比较细。比如,我们会在品类、季节、适合人群、款色规等角度对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
构建BI分析模式时,由上至下往往做出来的是业务报表,不具备分析功能,由下至上管理人员很难提出超越原思维模式的思路。我们在05年做央企的财务分析系统时,采取的做法是,项目请战略财务顾问,用国际化的视角和我们一起规划财务分析模型,上下结合的优势逐渐显现。这其中的关键点在于行业经验、管理视角,以及对所属行业的理解。我们目前阶段采取的是由上而下的方式,但建设的过程中,也结合了由下而上,这样的建模才能更全面的反映主营业务的管理。
对于建设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我们也是有预判的,没有跑出当初的规划。在建设之初的规划中,由于对企业业务深入的了解,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遇见的风险,都做了整理并记录在案,在建设过程中一一显现。正是对业务的掌控,我们才能有处理的预案。这其中最大的感受是:技术不是难点,难就难在从leader到顾问对业务的不熟悉。娴熟的业务知识,宽泛的管理视角,决定了数据反映的本质。
BDA实施付诸行动体现价值
通过建设上品商业数据分析的历程,我们串起了整个零售管理各个零散的点,能够更全面的认识这个行业,梳理了一些断层,自身的业务能力更系统化。同时,这也仅仅是个开始,今后的路还很长,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经历过这个过程,了解了一些建设历程的关键点,哪些阶段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我们很享受这个过程,付诸行动并体现价值。
上品折扣的BDA系统应用也是刚刚起步,从无到有需要一个适应和认知认同的过程,它正在起到积极的作用。BDA系统主要的特色是,对在上品销售的3000多家供应商,近3000家品牌商品做了全品类、单品级的数据分析,对供应商提供了实时的销售信息,可以推动供应商更有效的补货动作,为商品规划部门、营销部门,以及电子商务提供了统一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