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aS(Software-as-a-Service)被认为过去十年以来最重要的软件产业。据资料显示,中国真正的SaaS行业起步于2007年,与欧美等国家的差距大概为5-7年,并且市场规模还较小。虽然SaaS行业在中国起步较晚而且这个新兴概念还不为大众所熟知,但是市场潜力巨大。
SaaS是一种通过网络提供软件服务的模式。用户不用花钱购买任何应用软件,供应商只需将软件放在自己的服务器上。然后用户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所需服务项目,按时间长短和服务项目的多少,向供应商租用基于Web的软件来管理运行公司。随着高速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用户可以用几乎等同于访问本机硬盘的速度访问互联网,这为SaaS的普及和推广提供了先决条件。
在1999年Salesforce提出SaaS概念时,还被认为是一个笑话。而现在SaaS软件替代传统软件已是大势所趋。以办公软件为例,拥有“软件王者”之称的微软Office2007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中国90%以上的办公室都安装了这个系统。如果购买正版软件,一套MicrosoftOffice专业版的售价为人民币4902元,这对于一般的中小民营企业来说都是不小的负担。在使用盗版之外,Google其实还为我们提供了另外一个选择:GoogleDocs,一个完全免费的办公室套件。除了提供在线文档,电子表格和演示文稿三类功能外,用户还可以通过网络与他人分享。不同于微软,Google的盈利模式为收取存储空间费用而不直接收取服务费,存储空间大概为租金每年每GB25美分。
相较于传统的付费购买软件,SaaS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在传统软件业,使用者需要一次性支付一笔可观的费用才能启动,同时用户还需要日常维护并且定期付费以升级软件。而对于SaaS的用户来说,这一切都不需要,用户无需对软件进行任何的管理和维护,运营商会全权负责管理和升级软件;同时运营商还提供离线操作和本地数据存储功能,便于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使用其服务。对于众多企业而言,SaaS可谓一项价廉物美的选择,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企业在人力、物力以及财力上的压力,使得企业能够集中主营业务的经营。特别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企业对于IT部门的预算普遍吃紧并且期望减少技术员工。一般而言,架设几台500W-700W的服务器一天的电费成本就要十块钱,一年下来光电费就能基本够SaaS软件模块30个用户一年的使用权限;再算上固定IP费,IT管理人员和软件升级等成本,SaaS因此成为了需要考虑紧缩银根的企业最好的选择。一家50人左右使用Oracle软件的公司如果改用Salesforce提供服务,每年能够轻轻松松地节约100万美元的运营成本。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想要在中国说服相对观念比较保守的企业家接受一件全新的事物并不是件非常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出于公司财务数据保密的考虑,很多国企都不允许联网,把企业信息放到网上服务器的理念对于大部分国企来说还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接受过程。相较而言,面临更多成本和销售压力的中小民营企业对SaaS的接受度更高;但是同时他们对SaaS的价格也异常敏感,这也是很多国际SaaS供应商在中国市场占有率不高的主要原因。一般对于同一家客户企业,本土公司与国际品牌的报价相差在50%以上。以软件“终结者”Salesforce为例,由于相对高昂的价格,这个全球最成功的SaaS供应商在中国市场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一直没有取得与名声相匹敌的业务增长。整个亚太市场为公司提供了20%的年销售量,而中国市场仅提供了1%。根据2010年易观国际的调查显示,2010年Salesforce仅占有中国SaaS市场份额的2%,远远低于中国本土企业的市场占有率—用友伟库(21%),金蝶(20%)以及金算盘(18%)等等;并且Salesforce在中国的客户基本都是跨国集团在中国的分支机构。为了吸引中国本地企业和积累客户资源,Salesforce不得不跟随自己的竞争对手的脚步—降价并且对于10人以下微型公司免费开放部分服务。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Salesforce在美国的经验告诉我们,市场完全接受一个新兴的模式需要一定的培育期,或许10年,或许5年。所幸的是,在SaaS还不大被市场接受的今天,很多中国知名的网络公司,例如百度、阿里巴巴等,都非常看好这个市场并且花重金投入其中。同时,很多私募投资人也发现了这一机遇,目前已有不少中国SaaS企业获得了风投的亲睐。假以时日,当市场普遍接受了SaaS概念的时候,这些先行者将会获得丰厚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