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民航运输业的激烈竞争,也由于行业的非凡性和复杂性,信息技术在国际民航业的应用十分深入。尤其是在国际先进的航空公司,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支撑航空公司业务的不可或缺的工具。
关于南航
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南航)是中国最大的航空公司之一,在旅客运输量、航班数量、飞行小时、航线数目、机队规模等方面在国内航空公司中排名第一。截止2002年,南航拥有航线349条,所经营的机队共有122架。2002年,南航完成旅客运输量为2134万人次,经营收入为180.19亿人民币。
南航信息化之路
南航的信息化建设从1984年正式起步,近二十年的建设历程可以大致划分为初始、起步、发展、集成四个阶段:
1、初始阶段(1984-1992)
1984年计算机办公室成立,1987年计算机中心成立。1987年7月,与民航信息中心一道,参加了中国民航订座系统的初建。同年租用该系统,全面取代了原有的手工订票业务。
2、起步阶段(传播阶段1993—1997)
从1993年—1997年,信息化建设由订座和国内票证结算,逐步向飞行运行控制、财务治理、发动机监控、效益治理与分析、货运业务等方面扩展与发展,自主开发或引进了财务总帐(EASY)系统、发动机监控、航线航班统计、飞行小时统计等系统。
在使用方式上,除初步建立了总部的局域网外,实现了与几个分公司的广域网连接,使航材治理系统、财务系统能在网络环境下运行。与此同时,SOC系统正在加紧开发。
3、发展阶段(控制阶段1998—2001)
从1998年—2001年,是南航信息化建设的一个新时期。这一时期,南航自主投资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系统较多,而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具有一定规模,使得南航信息化建设基本形成体系。
客运方面,推出了常客治理系统、收益治理系统、电子客票、网上订票
货运方面,推出了货运5000和网上订舱
航务和运行控制方面,SOC系统全面投产
机务维修方面,TDMS第一期投入生产
财务治理方面,新建的财务治理系统全面取代了旧系统
内部治理方面,推出了以人力资源治理系统为核心的一套治理软件
网络建设方面,在总部,已经建成了覆盖各部门的局域网;在国内,也有了连接各分子公司、各营业部和办事处的广域网,规模在不断扩展,性能也在不断得到优化
4、集成及数据治理阶段(2002-)
目前通过数据仓库收集SOC、M&E、FMS、人劳、商务等系统的公共数据形成数据共享池,既可以支持数据分析辅助决策,又可以为其它系统提供生产数据支持,增加生产系统的数据共享和交互,向数据源单点录入发展。
正是由于清醒地熟悉到信息技术对航空运输业的巨大作用,南航多年来,一直高度重视信息系统建设,使得南航信息系统真正作为“一把手工程”得以实施。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南航在信息系统、基础通讯网络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目前,航空公司经营治理的各方面,包括航空公司航务、机务、商务、财务和内务治理,都得益于一批高性能、高效率、运行稳定的计算机系统的支持。无论是从公司信息化治理的深度和广度,还是从信息系统应用的层次和质量来看,南航的信息化建设,在国内航空公司之中堪称翘楚,成为中国民航信息化的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