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年轻人正离开田间,我们迫切需要在短期内把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起来。这正是云服务的契机。
伴随着“农民进城,资本下乡”进程,大量分散在农民手上的土地流转、集中,农业经营体系已经变为集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新体系。东北、新疆、西北、海南、华东……中国广袤的大地上如今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农场,它们由工商企业、农场主、专业大户运营。
而农场中正在发生什么变化?
从北京到呼伦贝尔
从北京飞行两个小时落地后再坐半天汽车,才能抵达位于呼伦贝尔草原深处的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农场。这个农垦集团有22个农场,600多万亩农田,共计好几万个地块。规模化、集约化的农场正在实施精准农业。
精准农业概念最早由美国提出,它的目的是以较少的投入达到同等收入或更高收入,并改善环境,高效地利用各类资源,取得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对于大量地处偏远地区、人口稀少、人才资源稀缺的大农场,如何实现现代化的精准农业?过去,农垦集团很难找到人,搭建和维护实现精准农业所需的IT决策系统,也很难及时找到农学专家来指导交流。现在,云服务改变了一切。
几年前,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始建立农业云服务平台。全国各地的农田数据,像温湿度、作物参数、遥感影像,还有土肥工作站定期采集、化验的土壤参数,农产品(000061,股吧)贸易价格……都源源不断地经过网络流入这个农业云服务平台;这些数据再结合农业专家研究的各种专业模型和算法,就能为全国各地的农场提供全方位的精准农业决策服务。
通过“施肥决策服务系统”,全国农场一年减少了几百万吨化肥的使用。“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化肥消费国,虽然我们水稻、小麦、玉米的单产比发达国家还高,但代价是,同等产出的粮食所用的化肥,是发达国家的3到4倍甚至更多。”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陈天恩博士说,“这些化肥很多是盲目施的,作物根本无法吸收,不仅造成大量浪费,还污染地下水和土壤。”现在,云服务下的精准施肥正在扭转这样的局面。
而通过“精准灌溉系统”,农场不过度抽取地下水,防止美丽的呼伦贝尔草原沙漠化;通过病虫害预警系统,农场可以在局部爆发病虫害时及时反应,进行精准施药决策。在过去没有精准施药时,“农用飞机飞过去,哗哗哗,一路上几万亩农田就被施药了”。现在的精准施药可以区分田块来施药,避免过度施药、污染和浪费,也提高了食品安全。
云平台还汇聚大批专家,有专家调配系统,通过实时视频和短号码,给全国各地的农场提供及时的指导。“专家资源是云平台的组成部分。”陈天恩博士说,“全国70%的农业专家都在北京,虽然农业在北京GDP的占比中不到1%。”现在,这些专家通过云平台服务全国,解决了资源的地域不平衡性。IT技术让农业从体力劳动变成了脑力劳动。不过,农户会比金融用户更关注IT系统的价格,他们也没有很高的IT水平。慧云整个服务平台放在了微软WindowsAzure云平台上运行维护,农户只需要一个普通的安卓手机,安装一个APP就行了。
“云计算的出现,解决了农业地域分散、IT基础薄弱和运维困难的问题。移动互联网则为农户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接入问题。”王筱东说,“农户通过这些平台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和集约化。”
除了标准化,对农民的个性化服务通过云也有了落地的可能。
河北景县农民王建荣走进当地一家农资站购买化肥。农资店工作人员小刘在店里的联网触控电脑上登陆“施肥决策云服务系统”。随着小刘手指在屏幕上的缩放,系统中的地图逐渐找到、显示出王建荣家那片地。小刘再按王建荣提供的信息,选择“4月”、“小麦”等关键字,云平台随即给出了施肥“处方”。
看着处方,小刘说:“你家的小麦正在‘拔节期’,这个时候要以氮肥为主。”随后他还告诉王建荣,他家那块地的养分足不足,需要施肥的种类、用量、用法和具体时间。
王建荣觉得农资店的“处方”很神奇。去年,在他家小麦长穗时,他按照“处方”的要求,只购买原来1/3用量的钾肥。当收获季节到来时,王建荣发现小麦的产量没有降低,化肥钱还省了不少。
“云服务让针对农民的个性化服务成为现实。”陈天恩说,“实际上,施肥决策模型多年前就有了,各地土肥站多年来也一直定期对土壤采样和化验,但这些资源以前都不能真正用起来。”过去,王建荣到县城赶集,有时会看到土肥站贴在墙上的土壤养分“告示”,但那些“氮磷钾含量”,对他来说太陌生了。王建荣说,他关心的是去买“尿素”还是买“碳酸氢铵”,买多少斤,到哪儿能买到真的。云平台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些年,农村里的年轻人都进城打工了,留在家中种田的是文化水平较低的中老年人。怎么给农民提供用得起来的服务,是一大批学者正在研究的课题。”做了10多年IT技术的陈天恩感到,现在的云服务是个很好的手段。“云可以把资源统筹、运转起来。如果再配合上适当的落地配套服务体系,例如在施肥决策云服务中,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土肥工作站成了落地渠道之一,这就可以让农民得到有效的服务”。
与农民探讨多了,王筱东也发现,农民特别需要在一些突发情况下,能得到及时、有针对性的指导。广西今年春季突发几场大冰雹,把很多葡萄苗都毁了。慧云云平台及时反应,把广西农科院专家研究的“一年两收”技术信息及时推送到种植户手上,帮助种植户在一周后培育出新的葡萄苗,并且保持较高的产果量。虽然今年的葡萄会比平时稍晚一些成熟,但也给种植户挽回原先巨大的损失。
运营的学问
王筱东说,未来慧云平台对个体农户提供的云服务将是免费的。“这与移动互联网的思路一样——先做用户数。”王筱东说,“当用户数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有涉农企业,像农机、种子、化肥、农药企业,投放广告。”
在王筱东的设想中,如果广西2/3或者全国1/2的葡萄种植户都用了慧云云平台服务,在提醒农户预防霜霉病的时候,就可以指导霜霉病要用什么药,在哪里可以买到货真价实的农药。“这对于一般农资企业来说,是很精准的广告”。
现在,陈天恩最关注的是农业云服务生态环境的建设。他们的云平台中有大量的数据和模型,他们也基于这些资源开发了几十套农业领域相关的云服务软件,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应用商店。但是,要让这个平台发挥更大的价值,就需要建立一个生态环境。他们希望找到更多的资源提供者和软件开发者,来开发应用。最近,他们也正在与大学合作,举办应用设计大赛。所有的工作只为一个——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农业云服务提供者的行列。
在昆山,中井汪杰走进一家刚刚建立起来的农场。“很规范、很干净。”这是中井汪杰的第一印象。在农场早期的设计规划中,依据环保理念,做了科学规划:1/4的田地种水稻、1/4的田地种果蔬、1/4的田地养鸡、鹅、牛和鱼。农场在这些养植物和种植物之间,建立起生态循环链,例如,农田→杂草→鹅→淡水鱼;或者庄稼→害虫→诱虫灯→母鸡→柴鸡蛋;或者秸秆→面包草→牛→牛粪→沼气→农田。生态链的建立,让农场减少甚至不使用化肥、杀虫剂和除草剂,这使得农场对外的污染排放是“零”。
在农场的种植园中,正在种植从日本引进的果蔬——蟒纹瓜和小番茄。在蟒纹瓜种植过程中,要保证瓜的甜度和品质,灌溉极为讲究——既要保证瓜不枯萎、正常生长,又要把总体的灌溉量控制到最少,以此控制瓜的体积,保证甜度。对于小番茄,农场采用了无土化栽培,这其中营养液的配方也有大学问。
而这些背后的关键种植技术、专家团的远程服务、种植过程的辅导和监管是通过NEC的云平台实现的。在云平台运营中,农场的前期规划、果蔬的种子、暖棚温室技术和自动浇灌也借此有NEC的合作伙伴从日本引进,协助农场项目落地。
通过云平台,农场间的跨国界合作正在展开。未来,荷兰的花农会在“云”里指导中国花农种植郁金香,中国的水稻专家会在“云”中指导印度农民种水稻。云服务能把全球的资源统筹和运转起来。
陈天恩发现,在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农业领域利用云计算的还真不多。他分析说,美国早在三五十年前,就围绕农业生产建立了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例如,一个美国农场主在种植过程中,他需要自己亲力亲为的事情很少,有人会给你提供一套社会化服务。农场主要做的,就是看看芝加哥大众农产品期货市场,想想什么时候把自己的收获卖掉能得到最好的收益。
“单项IT技术的突破对美国农业领域信息化服务的影响已经不大。”陈天恩说,“这与中国不同。中国的农业生产情况更为复杂。在中国,年轻人正离开田间,我们迫切需要在短期内把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起来。这是云发挥服务的一个重要契机和时代背景。也许十年二十年后,你再回头看看,在中国,云服务在整个国家的农业生产经营发展中一定会发挥关键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