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中国的经济接入国际的大轨,每年GDP的增长,表明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正在缩短,逐步跻身于世界大国之林。同时,随着改革开放浪潮的推进,丝绸生产企业正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并承受巨大的压力。而在此强压下,生产型企业如何来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提高综合实力,来顺应“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呢?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技术已普及于现代企业管理之中。信息化技术作为一支推动发展的生力军,给企业信息化建设带来新的机遇,是科学管理的法宝之一。然而在现实中发现,丝绸生产企业由于规模小,经济效益不高,信息化建设存在着信息化进程与企业管理水平不匹配、人员素质低、改进完善进度缓慢、企业资金不充足等问题,这些弊端势必阻碍着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因此,本文以实地接触的丝绸生产企业为研究对象,尝试探索推进企业信息化工程的策略及办法。重点阐述了信息化的含义、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含义、信息化在推动生产企业发展进程中的优势与必要性,剖析信息化运用现状及推进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分析国内丝绸生产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1“信息化”含义
“信息化”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由日本学者梅棹忠夫提出来,而后被译成英文传播到西方,西方社会普遍使用“信息社会”和“信息化”的概念是70年代后期才开始的。关于信息化的表述,在中国学术界和政府内部作过较长时间的研讨。有的认为,信息化就是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的现代化;有的认为,信息化就是从物质生产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向信息产业占主导地位社会转变的发展过程;有的认为,信息化就是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演进的过程,如此等等。
1.1“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概况
企业通过专设信息机构、信息主管,配备适应现代企业管理运营要求的自动化、智能化、高技术硬件、软件、设备、设施,建立包括网络、数据库和各类信息管理系统在内的工作平台,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的发展模式。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外乎两个方向,第一是电子商务网站,是企业开向互联网的一扇窗户;其次是管理信息系统,它是企业内部信息的组织管理者。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和规模是惊人的,许多企业都在互联网上建立起自己的网站。这些网站有的以介绍产品为主,有的以提供技术支持为主,还有一些企业网站则开展电子商务,利用互联网组织企业进货和销售。
1.2信息化发展进程的优势与必要性
企业信息化即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挥信息技术覆盖面广、渗透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等优势,围绕工业产品研发设计、流程控制、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环节,提升自动化、智能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促进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和改造升级。
丝绸生产企业推动信息化建设不仅能够优化企业的组织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是响应国家政策方针,减少生产过程中间结构环节,节约能源一J。信息化发展所带来的产物可以从ERP管理实践环节中得到直观的表达。
ERP系统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是现代企业标准的运行模式。它能够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基石。它对于改善企业业务流程、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显着作用。其价值与优势体现,首先,通过ERP系统管理,可以优化供销存管理,加强信息的透明化、可参考化,提升客户服务水平。从传统手工开单、电脑Excel和Word模式向科学、高效的操作资源共享模式转变,为办公省时省力省资源,统一了流程,加强了各部门工作的衔接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其次,ERP系统可以实现资金流的统一管理,解决了内部信息不畅通及管理困难等弊端。按照信息化管理要求及内部流程,企业内部的应收、应付、收发存,可以做到及时有效的反馈。同时,可以做到信息数据实时处理,通知命令及时下达。有效控制原材料、在产品和产成品库存,提高库存周转率,利于生产发货安排。改变传统供应采购方式,大幅度缩短了采购时间及减低差错率。明显提高管理水平,协助员工快速完成任务,自动生产相应数据报表,提高工作效率。改变多台账现象,做到信息的糅合汇总,提高信息的准确率与及时性,加强信息分析预判价值。成本核算基础数据自动化,准确、快速提供各类财务数据,做到管理层、财务可实时掌握数据信息了解资金动态。
在中国,虽然丝绸行业在企业信息化管理方面起步较早,但只是局部的信息化。总体而言纺织信息水平仍然相对较低,许多企业对信息化的理解尚限于信息发布、电子邮件等阶段。事实上,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可使部门甚至单位之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利于管理层更好地进行管理,信息化系统是依据规章制度、成文的方案、流程来进行初始化设定规则,在运用的过程中不允许人为进行修改和“拍脑袋”决定,一切规范地来实施,通过系统起到良好的监督。
2生产企业信息化运用现状
2.1企业运营现状
国内企业信息化建设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起步,80年代进行铺垫,90年代中、后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国内许多高新技术企业多数企业应用了资源管理(ERP)、供应链管理系统(SC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和辅助设计制造系统(CAD/CAM)等信息技术的系统。但是中国丝绸企业多以中小企业为主,自身存在着资金不足,人才匮乏等缺陷。而这些已成为制约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重大障碍,加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已是当务之急。
生产企业及企业高层领导人对于信息化建设意识明显提高,信息化进程正在加快,信息化潜力较大。据调查中数据表明:近50%的企业已经在实践中探索和应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其管理和业务水平,还有30%的企业表示在未来一年内将启动自己的信息化项目,部分企业信息化投资的焦点从大型ERP项目及财务应用转向人力资源和市场营销及客服应用。
生产企业信息建设尚处于摸索阶段,各企业管理、业务等拥有自身的特点,建设具不可复制性。现阶段信息化项目主要包括:ERP和财务应用占66%、准备投入ERP、营销管理、人力资源、客户服务和生产制造等信息化应用占74%~86%。前期初始化投入力度大,信息化投入对核心业务的促进程度及运营收益的量化分析关注不足。企业人员不能完全领悟运作思路和掌握知识经验,企业维护人员与开发人员就业务知识的把握脱节、掌握力度不够充分。作为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企业级信息化平台建设存在明显弱点,系统整合及后期完善面临拖沓难题。
2.2推进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1)生产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经营的主要目标是解决“生存”问题,管理者普遍重视公司的效益,信息化不能引起关注;
2)信息化建设投入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生产企业决策者的决心;
3)业务员和操作人员理念与习惯和新事物之问的冲突,阻碍了信息化建设的推进;
4)信息化IT软件开发公司的力量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信息化建设的成功与失败。
3生产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建议和策略
3.1选择适合企业特点的软件
生产企业在选择信息化软件时,从源头依据企业的制度规章、业务流程分析自己企业的特点和需求,从成本上合理投人,通用与专业型各有弊端,先易后难,期间允许有过渡时段,选择的系统要具有较好的扩展性,开发公司有强放技术力量和技术支持,于整个实施过程中要与软件企业密切合作。
3.2充分做好数据与思想准备工作
信息化建设并不是只与开发公司购买一份软件便可实施。许多企业在最初实施时认为很简单,但往往“万事开头难”,一旦开始实行后又无从下手。数据初始的准确性与及时性影响着系统的后期运用。首先企业需要配合建设做好内部管理整理整顿工作,配合做好标准化和物料编码等工作,同时领导层调动人员强调信息化工程的重要性,打好“预防针”。
3.3做好培训工作
协同信息化建设专家做好人员思想观念转变工作,合理设置分配岗位。让员工接受新事物,进一步转化为企业实实在在的生产力。针对各岗位、各模块需求的不同,对人员进行操作流程是十分必要的。利用考核并纳入制度,可以加强培训的效果。
3.4实施信息化建设需要步步为营
部分生产企业会资金不足和管理水平偏低等原因,造成建设的滞停或倒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企业应从实际,量力而行、对症下药。
4结语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生产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迫在眉睫,信息化一旦步人正轨对于企业来说可谓“百利”。同时在生产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道路上,政府的扶持是很重要的。生产企业应及时了解、把握、运用国家政策,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