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物联网、信息消费……这些让人应接不暇的新生词汇在近日举行的2013中国互联网大会以及不久前举行的2013(第四届)中国物联网大会上炙手可热。
“根据IDC公布的数据,2005年由M2M产生的数据占全世界数据总量的11%,预计到2020年这一数值将增加到42%。这一比例表明,物联网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制造了海量数据,如何妥善处理及合理利用这些数据是物联网下一步发展的关键。”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
大数据推动物联网发展
“物联网产生大数据。”邬贺铨表示,从数据量的量级来看,目前已进入大数据时代。物联网的数据量更大,“物联网一分钟可以产生非常多的东西,苹果下载2万余次,一分钟会上传10万条新微博,全世界物联网上、虚拟网络上产生了大量的数据。”
物联网产生的大数据与一般的大数据有不同的特点。物联网的数据是异构的、多样性的、非结构和有噪声的,更大的不同是它的高增长率。物联网的数据有明显的颗粒性,其数据通常带有时间、位置、环境和行为等信息。物联网数据可以说也是社交数据,但不是人与人的交往信息,而是物与物、物与人的社会合作信息。
“物联网的混搭将使物联网的数据变得更有用,将物联网感知的数据与通过社会媒体获得的数据结合,也就是人跟机器的社会联网,将使决策更科学。”邬贺铨说,尽管这种特性的数据处理起来非常复杂,但它们对系统做出正确的决策至关重要,因此解析非结构信息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此外,还可以通过统一物联网架构设计,将非结构化的数据变得结构化,将不同系统之间不同结构的数据尽可能地统一。
不同部门之间数据信息的共享有助于物联网发挥更大的价值,因此邬贺铨认为,虽然目前看来将电力、交通、工业等不同行业合为一个物联网不大可能,但是将不同行业的数据信息进行共享还是可行的。
考虑到大数据在物联网领域应用的紧迫性和相对落后的状况,邬贺铨表示,加快引入大数据已经刻不容缓。对于大数据商业化进度相对滞后的问题,有专家认为,一方面物联网的发展需要业界加快对大数据应用模式和商业模式的研究,另一方面物联网的应用也有助于明晰大数据的商业模式,为大数据发展提供契机。
以商业模式创新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系副主任王安宇评价道:“物联网实践的快速推动给网络技术、物流基础设施、网络金融等相关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而要抓住这些机遇,大物联网的参与者需要对自身的商业模式进行重新审视和适应性变革。”
物联网产业再兴起
物联网作为下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核心之一,越来越被各行各业所重视。物、信息识别、网络被视为物联网三要素,相关产业一直被热捧,近几年发展迅速,在一些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出现了很多物联网产业基地、传感器产业基地。然而,物联网大发展的这几年,用户和普通消费者来说却似乎未能真正体验到物联网,感觉还离得很远。由此,各地又抓紧落实以应用为主的物联网大发展。
上海的发展目标是建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近日,自由贸易试验区又在上海落地,数据资源极其丰富和庞大。如何推进物联网的建设,挖掘更多的数据资源;如何解决各数据来源公开和共享动力不足的问题;如何科学地设计大数据,解决物联网顶层框架问题;如何更有效整合这些数据,这些都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7月12日,上海市科委发布了《上海推进大数据研究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涉及领域和行业包括:公共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终身教育、智慧交通、公共安全、科技服务,以及金融证券、互联网、数字生活、公共设施、制造和电力。这一指导性文件的发布,无疑是给了相关市场和行业注入一剂强心针。
“到2020年,实现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达4万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总收入突破1.5万亿元,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8万亿元。”广东省政府近日正式印发《广东省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13-2020年)》,力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新一代通信网络等新兴信息技术及应用。
广东省提出,将整合现有资金渠道,加大财政投入,集中力量支持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下一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推进标准体系、公共服务平台、重大应用示范工程的建设。
据悉,2012年广东省物联网产业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超过1000家,受理发明专利和制定技术标准超过1000项,机器对机器(M2M)应用终端数量超过1000万台。到2015年,将在无线射频识别(RFID)、传感器、短距离无线通信和网络、M2M和嵌入式系统等重点设备制造领域建成一批产业集群,形成国内重要的产业基地;培育一批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系统集成企业,扶持一批拥有创新商业模式的网络运营服务企业,集聚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占领技术高端的创新型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