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数据”这个词很火。大数据究竟有多大?如此海量的信息对决策者而言意味着什么?掌握了大量公共服务信息的政府,如何利用大数据的处理手段提升公共服务质量?
昨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邬贺铨做客罗湖区委,为该区领导干部上了一堂科普讲座。在邬贺铨看来,大数据时代既为政府决策提供了更多有价值的参考,也需要政府对公共数据进行整合和开放。
应用大数据可让政府决策更明智
“大数据”究竟有多大?邬贺铨介绍,2011年,全球数据规模为1.8ZB,可以填满575亿个32GB的iPad,这些iPad可以在中国修建两座长城。到2020年,全球数据将达到40ZB,如果把它们全部存入蓝光光盘,这些光盘和424艘尼米兹号航母重量相当。最近两个月在YouTube上传的视频超过了ABC、NBC和CBS电视台自1948年以来连续播出的内容。
如恒河沙般的数据可以为我们带来什么?邬贺铨介绍,大数据的意义不在于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其中富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这好比沙里淘金。
例如,利用购物推车获得商场顾客在各处的停留时间,利用视频软件分析其购物行为,就可以优化商场布局和货架排列;分析几十年来的天气数据,将各地降雨、气温、土壤状况和历年农作物产量做成精密图表,就可以预测农产品生产趋势,政府的激励措施、作物存储量和农业服务也可以随之确定。
前不久深圳地陷频发,几乎都因地下管道老化所引起。邬贺铨说,大数据技术所包含的智能监视,可以用于监视地下管线、地铁施工、矿山安全等。同样,这样的技术还可以监测水体、建筑能耗、交通、医疗、工业生产、电网……通过使用大数据,政府可以预测就业率、改进城市道路设计等。
“大数据还可以帮助政府改进治安管理和社会管理的手段。”邬贺铨介绍,去年美国加州大学的人类学和数学家共同建立了犯罪活动预测平台。通过分析过去1300多万起案件,寻找发案与日期、天气、交通状况及其他相关事件的关系。警方每天会按照该系统发出的巡逻指令前往指定小区,在不增加警力的情况下,洛杉矶的财产犯案率和盗窃案件分别下降了12%和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