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国CIO人才现状 | 第四季调研报告
云计算产业未来发展向好
2013-03-27  作者:企业网 

  不甘寂寞的主管部门似乎总是希望以政策来挑逗产业的神经。


  去年10月份的时候,工信部表示正加紧编制云计算产业指导意见。然后,等啊等啊等啊,这意见一直没出来。现在工信部又跳出来说了——正加紧编制云计算产业指导意见,不同的是,这次他们表示这一产业指导性文件“有望于今年两会后正式出台”。


  消息一出,有财经媒体趁热打铁,推出了11个云计算概念股的价值解析。值得玩味的是,大部分个股点评中都有类似这样的表述:“上述产品目前还处于培育期,预计将从明年开始为公司贡献业绩。”


  这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大多数企业开发的云计算产品根本还不足以成熟到为市场所接受?可从2006年被提出,2007-2008年由亚马逊、谷歌等国际IT巨头跟进,2009-2010年高调席卷中国并形成业态,2011年被光荣纳入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2012年继续推进……云计算明明已经在中国雄起超过四载了。


  四年,还培育不出像样的、能为企业贡献业绩的产品?那么云计算产业的发展,是不是就可以用迟滞来形容了?


  概念好,但貌似过时了


  云计算其实去年就已经不那么受宠了——至少在素有“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晴雨表”之称的高交会上。前年有20家企业扎堆推出云产品,而去年九大展馆打出云计算概念的参展商只有不到5家,还真是少得可以。今年不知道,还没开,但估计只会更少,不会多。


  在很多家电行业的展会上(比如深圳华强北经常开的XXX消费电子展),“云”概念一直盛行。比如本斯电器,推出的电饭锅都要叫“云电饭锅”,其实它不过就是安插了远程遥控的程序而已,套在物联网或者移动技术上,一样说得通。除了这款电饭锅外,我注意到而今大多数家电展商都弃用云计算,回归智能的概念了。“本来也仅仅是概念包装、概念营销,就像以前的低碳环保。可云计算比低碳环保还难说清楚。”有个别参展商言辞犀利,“云计算这个概念已经过时了”。


  这个在今天听来依旧很玄的概念,真的过时了?要解答这个问题,似乎得先厘清一个最根本的逻辑——云计算到底是什么?


  国内相关云计算的定义,光查找百度百科就不下于二十种。此处我们不做技术性探讨,选取业界较为趋向的定义:“云”就是存在于互联网上的服务器集群上的资源。本地计算机只需要通过互联网发送一个需求信息,远端就会有成千上万的计算机提供需要的资源并将结果返回到本地计算机,所有的处理都在云计算提供商所提供的计算机群来完成。通俗说来,就是将资源由大型硬件设施通过因特网以服务的形式提供。文档、电子邮件以及其它的数据都可以储存在云里,从而这些文件在任何电脑和移动设备上都是可以得到的。


  云计算的定义,其实更加像对使用云计算可带来的效果的阐述。而光看这个效果,就知道云计算会给整个IT产业链条带来怎样革命性的冲击。


  传统的IT产业链包括设备供应商、软件开发商、代理商、系统集成商、服务提供商和运营商。


  而云计算的运用,最首要也是最可怕的,是威胁硬件供应商的生存;


  你想啊,云计算最核心的玩法说白了就是海量数据的管理——面对如此庞大数据的存储与分析工作,云服务商的机房是绝对是鸭梨山大,所以云服务商只能采用虚拟化、重复数据删除、自动精简配置等技术提高硬件设备的使用率。而使用率被大幅提升的同时,出货量必将锐减。于是,硬件供应商的存活将变得艰难很多。拔高一点思想层级:从环保的角度看,丢开硬件也是大势所趋。


  其次,挤压渠道商和集成商的利润空间;


  PC时代,软件厂商开发软件,然后卖给客户,赚取费用。但在云计算时代,这种商业模式将不再奏效。服务商将拥有更多的机会通过云平台服务赚钱,这些服务包括企业级邮件、合作伙伴关系、数据存储、备份等。当用户不再进行设备采购,转而采购云计算供应商提供的服务的时候,集成商的利润空间将被大大挤压。


  所以我们看见PC时代最成功的公司微软、Oracle、ADOBE皆临阵皆兵,轮流发布云战略。比如微软公司推出了WindowsAzure,被认为是16年来继WindowsNT之后最重要的产品。在给消费者的信中,微软CEO表示,微软几年前已经开始提出“软件+服务”的模式,现在这一模式进一步落实到了“云计算”,即微软不再利用软件赚钱,而是利用软件的安装、存储、升级和维护等赚钱。其他公司纷纷效仿。如果这个商业模式行得通,将可能成为微软乃至传统软件企业的一条出路。


  再次,扶正可怜又可恨的运营商;


  国内的运营商属国有,过硬的饭碗也让运营商们触觉不大灵敏:除了建立几个通讯网络外,运营商几乎放任了自己在终端数据管理上的优势,白白失去了在PC时代创造制高点的机会。不客气地说,运营商一直处于传统IT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末梢和边缘。


  而云计算时代的到来使得电信产业的竞争方式发生根本改变,行业竞争转化为通信产业链与IT产业链之间的竞争。电信运营商和IT企业都具备建构云计算平台的实力,双方各有优劣。若政府和大型企事业单位能够逐步成为云计算的运营主体,像移动、联通、电信,他们完全可以利用自身良好的IDC(数据中心)优势,将其计算资源打包成虚拟终端提供给用户,这绝对可以变成未来盈利的增长点。剩下的,就看运营商争不争气了。


  最后,由于云计算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虚拟化软件、服务器、存储、网络、云管理软件、应用交付设备各个环节都有互动,这意味着几大环节上的各家厂商需要相互合作才能构建一个成形的云计算。未来硬件厂商的盈利模式将会跟软件厂商越来越趋同,即并非依靠硬件产品本身,而是依靠服务赚钱。


  “在云计算时代,产业链上任何一个环节的厂商都不可能仅仅作为一个产品的供应者了,他们还需要承担运营这个角色。”深圳从事云软件开发的奥斯合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叶锋说。


  总结一下:我们都发现资讯的交流与分享更快捷了;有了手机可以丢开电脑了,有了账号和密码可以丢开USB了……而这一切,都有云计算的身影。所以云计算的确是个好技术。


  那么就是这个好技术发展迟滞了。原因呢?


  不应该被当做“产业”的“产业”


  “不是云计算迟滞了,是云计算的产业环境迟滞了。”深圳市云计算产业协会秘书长张海波如是说到。


  在张海波看来,前两年是各地云计算虚假繁荣的一年。时值“十二五”开局,云计算被纳入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此后,“鲲云计划”、“祥云计划”、“天云计划”、“云端计划”、“星云计划”等各种云计划搭载着各地政府“抢占信息技术制高点”的决心,汹涌而至。


  “这些根本就是借着云计算的概念在玩地产”,张海波一针见血:“大规模的云计算中心的兴建,其实是以发展云计算搞产业地产。圈了这么大一块地,建一个园区,招几个公司,放几台服务器,就是云数据中心了?那政府跟房东有什么区别?”


  在张海波看来,深圳的云计算产业发展规划相对务实,不会动辄兴建云产业园区,而是在云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上发力,可这也恰恰使得深圳的云计算产业环境趋于保守。据知情人士透露,此前发改委和科技创新委申报了两个项目,其中一个还是依托在深圳国家级的超算中心,希望政府拨款2-3亿扶植,但迟迟未能得到批复。


  “这的确会让人觉得,深圳的云产业对比起如上海和成都等城市来,没那么活跃,但真正从用户层驱动产业发展的模式才是王道。深圳这点在全国做得是最好的。而之前一哄而上的其他城市,不得不慢下脚步规范自身,所以你会觉得云计算这一年停滞了。”张海波总结。


  而另一种说法则认为:相关政策的滞后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业内人士奥斯合创CEO叶锋就表示,云计算在今年的发展势头的确有所减缓。这是因为政府的反应过慢,让奋斗在新兴产业前端、等待更多政策照拂的小企业心生忐忑。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对于2009年就形成初始业态的云计算,工信部相关部门的产业指导意见还停留在“编制中”。


  如果说政府扶植的缺位是云计算产业略显停滞的外因,那么,业界自身的不规范才是症结所在。


  正如前文所提及的高交会参展商,在他们的眼里,云计算根本就是概念上的营销。他们要做的,就是往自己沾一点边或者一点都不沾边的产品上冠以“云XX”这顶帽子。


  这还只是业界的冰山一角。当云计算被提高至“国家未来信息化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所有的对手都已经试水,企业也只好纷纷杀入这一片连概念都搞不清楚的“蓝海”。


  在去年底IEEE亚太区云计算大会上,深圳市科技创新委主任陆健说了这样一番颇有意味的话:“深圳几乎所有互联网企业都投入到云计算领域,很多企业以为原来搞互联网的就容易转移到云计算上来,以为将互联网三个字换成云计算,就等于自己在做云计算,这是误区。”


  造成以上种种纠结的原因,我认为,是我国将云计算作为一项单独的产业,割裂开来区分所致。一旦一项技术被割裂并确立成一个产业,就必然要求行业给出清晰的商业模式和利润产出。而云计算其实就是一种技术,它应该被化用在其他的业务模式里面:如电子商务、社交网络、传感产业、智能家居……一旦一项技术被确立为一个产业,就必然要求清晰的产业形态,从业者自然也会要求政府予以相应的指导章程和政策扶植。但,请问政府要怎么为一项技术制定指导政策?


  云计算的商业模式到底是什么?IBM多次声明,他们的云计算是虚拟机+远程接入;微软始终表示“云端+高性能计算”才是王道;亚马逊做的干脆就是网络存储;SALESFORCE说的云计算是SOA支撑的服务平台;GOOGLE一直在做搜索……表面上看来,国际巨头对云计算的商业模式尚无统一认知,而深层次的解读是:分布式管理、高性能计算、网络存储、SOA、搜索……国际巨头早就跳出概念框架本身,将云计算化用在自己的商业模式里面了!


  如果我们还执着地把云计算当成一个产业,执着地讨论“云计算”的商业模式是什么,怎么要政策——那我们就等着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再次后人一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