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自上世纪50年代始,全球经济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代。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及革新速度的加快,过去陈旧的企业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式的发展需求,国内外学者在此背景下对企业管理变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并提出了许多管理思想与方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ERP、企业再造工程、电子商务、学习型组织等。其中,ERP以其先进的管理理念及独特的逻辑流程等优点,迅速风靡西方企业。
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后经济实现腾飞性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石油化工行业面对着国内外越来越激烈的竞争。面对严峻的形势,我国石油化工行业不断将科学和先进的管理思想融人到企业管理中,对企业的管理观念、组织体制和管理模式实施大变革,并以ERP实施为契机,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管理、工作及设备等效率,实现了快速信息传递与共享,推动了企业管理变革,提高了企业的科学管理水平,从而提升了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1965年美国Orlicky博士提出“物料独立需求和相关需求”,从而拉开了学术界对信息系统在企业中运用的帷幕。ERP系统正是基于网络与数据库技术,具有强大数据处理能力、集成共享的数据资源、大容量的数据存储的先进信息化管理系统。这样一个系统是集产、供、销、财务、人力资源等功能于一体,以实现企业内外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竞争力为目标的系统。
以业务流程为核心,使业务流程信息化是ERP倡导的管理新模式。基于这种新模式,企业更加突出了供应链管理的新管理思想。供应链是由企业向供应商、生产商、经销商、客户等成员延伸而形成的一个整体功能网络结构。供应链管理是利用信息资源,通过改善供应链中的各环节关系,达到整合和优化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从而实现资源配置最佳、效率最高、效益最优。也正是这种重视整个企业内外资源的整合与优化,从而保证整个企业供应链的价值链增值,保证了企业资源的良性发展。
1ERP系统带来的效益
ERP系统在企业应用后,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管理手段融人企业,进一步推进了企业深层次的内涵变革,实现了企业生产要素的优化,使企业的组织结构、核心业务流程得到合理的配置和优化,建立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一体化,进一步规范各项管理运作,做到了管理精细化,更好地实现了信息的共享,促进了财务与业务数据的融合,简化了内部组织管理结构,推动了员工个人素质提升,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1.1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一体化
正如ERP概念提出者Wylie所指出:“ERP系统是一组能够管理组织全部业务的应用集合,它通过“最佳流程实践”扁平化组织流程,以统一的数据库和信息技术架构实现生产、财务、人力资源、采购等部门的信息无缝集成”,ERP系统的集成性,推动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三流合一的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三流合一的实现降低了企业的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夯实了管理基础,增强了各部门间的协调一致性,为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1.2企业管理标准化与管理精细化
ERP系统在设计的过程中融入了众多优秀企业的管理思想及企业自身的特点,其本身就是一个规范化系统。在运用ERP系统过程中,操作人员需按照系统已设定的管理规范进行操作,只有遵循同一标准、同一流程,正确的操作才能完成本环节工作,这样就使得企业被强制性进入标准化轨道。ERP系统以详尽的数据为构筑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系统细化了每个流程中、每个环节上、每个操作人员的职能,即在组织机制上保证了精细化管理的执行力,从而实现了企业管理精细化。
1.3信息透明化、资源共享
在没有一个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的系统之前,对于同一个数据,各个部门的提法都不一样。同一笔业务数据常常在不同的部门被反复输入,反复核对,信息的时效性和利用率受到很大制约,从而各个部门形成了信息孤岛,不仅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大多数也是独立运行的,而且具有关联业务的企业之间没有信息系统的数据交流。企业应用ERP后,信息数据统一,并且成为企业的共同财富。领导能够及时掌握各个层面的信息,同时每个部门、每个岗位犹如在一个部门内工作。
1.4业务与财务的数据融合
在应用ERP系统之前,业务与财务常常是互相独立的,在业务系统完成销售发票的处理后,相关数据还要在财务系统再录入一次,具有逻辑关系的业务与财务数据被分割在不同的信息孤岛上,财务与业务对不上账的事时有发生。在应用ERP系统后,资金流与物流的同步记录和数据的一致性。实现了根据财务资金现状,可以追溯资金的来龙去脉,加强了财务对业务的事前计划、事中监控与事后追溯能力。
1.5改变内部组织管理结构
ERP系统的应用实现了数据的集中管理,减少了部门间的信息传递和信息的重复录入,有效提高流程处理效率,从而使组织结构向扁平化、网络化转变。企业应用ERP系统后,高层管理人员通过ERP系统能随时了解产、供、销、财务、人力资源等各个部门及相关业务流程的实时信息,拓展了视野,管理幅度加大,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管理层次,促使组织结构向扁平化的方向发展。
1.6员工方面:有助于提高员工素质,建立学习型组织
ERP系统的应用离不开各级员工的参与,各级员工只有通过完备的培训,才能掌握ERP系统。并且通过培训,员工能够了解到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同时也是对员工素质的提升。ERP系统也是一个不断升级的系统,员工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分析与思考才能跟得上系统的更新。在使用ERP系统的过程中,员工团体将自动地转变成一个学习型的组织。
1.7显著的经济效益
据初步不完全统计,通过ERP系统的规范管理,物资库存周转天数同比减少,库存资金减少;节约了修理费;利润率和流动资金周转率得到提高,以扬子石化为例,扬子石化在ERP实施期间,通过规范物资采购管理,在5个月内库存原材料降低了8.9亿元。另据有关资料表明,在ERP后,企业的采购周期缩短约60%,响应市场的速度比未应用系统前提高了约70%,产品准时交货率提高约4%,缩短成品出厂时间约20%。
2中国式管理与ERP系统
ERP系统所带来的效益显而易见,但是ERP实施失败的案例也不少,究其原因有许多。但是因文化原因导致ERP实施失败确实很可惜,ERP系统在我国的应用,离不开融人中国文化因素与中国式管理思想。
文化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不言而喻,我国企业管理均植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广大的员工自觉不自觉的以中国文化思想为行为基础准则。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逐步形成并为全体职工所认可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经营作风和思想意识,特别是企业的内外部环境是中国化的重视“人”的因素远强于“事”的因素的文化特征,都对ERP系统在我国企业的实施产生了影响。
ERP系统发源于美国和西欧,其系统的设计带有明显的西方文化特征,带有明显的西方商务模式,以法治规定为基础,系统刚性强,在中国的应用如果不带有中国特色,必会遇到两种文化的冲突。ERP系统在我国企业的实施上遇到的文化冲突大致可归为两类:ERP新文化与现有文化的冲突、系统新流程与多年习惯的冲突。如前所述,民族文化和组织文化上的巨大差异导致了ERP新文化中内涵的西方文化与千年的中国文化激烈碰撞,现有文化的统治地位不可颠覆。新流程想要替代通过多年运作中总结而来的多年习惯非一日之功。为了提高系统的应用面与成功率,实现企业的安定、有序、统一、圆满、均稳和谐的管理,能够达到修己为根本,以效益安人为目的,中国式管理需与ERP系统融合。ERP系统的实施不单单是推行一套信息系统的层面上,更为重要的是将先进的管理思想与中国式管理相融合。
3结束语
ERP系统数据统一的特性改变了以往企业信息管理的模式。新模式带来的内控加强,规范管理,工作效率提高让人耳目一新。但正如辨证认识论所指出的那样:人类的认识,永远都是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ERP系统并不是万事万灵的,他的实施需要主客观条件,具有关文献显示,实施ERP当年及之后1~2年公司绩效变化不显著,这就需要不断学习,认识ERP系统,掌握ERP系统的管理理念及设计思想,再与我国现有文化,管理思想相结合,将ERP系统转变成为所适用的信息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