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国CIO人才现状 | 第四季调研报告
汽车“三包”今起施行
2013-10-02  作者:西部网 

  “汽车售后纠纷”曾是许多购车人的“痛”,质量门、系统门、漏油门等等一系列的汽车质量事件困扰着买车人。“退是不能退的,最多只能帮你修!”卖车的人只会这样说。


  10月1日,《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正式施行,汽车“只能修不能退”的现状将得到改变。只要最终判定是汽车本身的质量问题,那这个车就必须“给咱换”!


  “汽车三包”不得低于2年或5万公里


  “从10月1日开始,汽车出厂都会带有三包卡和维修记录卡(一式两份),而有关汽车的三包期都会在上面明确标明,根据《规定》第17条,家用汽车产品保修期不能低于3年或者行驶6万公里,而‘三包’的时间最低不能低于2年或者行驶5万公里。”陕西省质监局标准化研究院研究人员说。


  根据规定,如果汽车质量出了问题,4S店必须先替消费者垫付资金,然后按规定向厂商索赔。如果修理时间超过5天的,还必须向车主提供备用车或者给予合理的交通补偿费,《规定》就是要把消费者的利益放到第一位。


  研究人员表示,以前关于汽车维修的的争议很多,不能换也不能退,因为没有这么一个机制。


  “新规或许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但肯定需要一个过程,三包是个新鲜事,涉及面广,虽然规则制定的看起来很细致,但和实际需求是否一致,还有待检验,因为各省的细则都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去定制,所以后期在操作中如果有什么问题,也将会及时的进行补充修改。”研究人员说到。


  另据了解,因为汽车“三包”政策到10月1日起正式施行,如果是在10月1日之前买的车,则没有硬性规定是否必须享受“三包”政策。当然,如果汽车销售方做出“三包”承诺,并出示有三包卡,则以承诺为准。


  汽车质量有没有问题专业机构说了算


  在汽车“三包”政策正式公布之后,获得赞扬声一片。但在赞扬过后,也有许多人提出了疑问,车是否存在质量问题谁说了算?如果没有专门的界定部门,汽车“三包”政策会不会成为“鸡肋”?


  针对这一问题,陕西省质监局研究人员回应说,其实在汽车“三包”政策通过审议之后,我省就已经初步拟了一个专家库,共有60多人组成,成员包括大学教授,汽车4S店里有20年以上维修经验的高级技工等。这些人就构成了“仲裁第三方”。


  “如果汽车质量出现问题,受理机构(比如消协、质检12365等)先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功,消费者可申请‘仲裁第三方’介入,一般是由3-5个专家对问题进行研判,而该品牌汽车4S店的专家将避嫌,不能在专家之列。”省质监局研究人员说到。


  该研究人员表示,只要专家最终出具了研判说明,证明是汽车本身的质量问题,而汽车又在“三包期”内,销售该车的公司就必须予以退换。


  如今汽车是越来越多,有关汽车的质量问题也是层出不穷。(资料图片)


  汽车4S店:已经提前贯彻国家规定


  根据汽车“三包”规定,如果汽车质量出现问题责任基本都由汽车销售方和生产商来承担,有不少人担心销售方和生产方会不会出现消极处理的可能?


  近日,记者走访西安多家汽车4S店发现,许多汽车销售公司从9月份甚至更早时候就开始执行起国家的“三包”政策。西安北郊的一家汽车4S店销售人员表示,这主要还是为了让车卖的更快一些。


  “汽车4S店每个月都有销量任务,如果完不成不仅销售人员的收入会受到影响,4S店也会承受巨大的成本压力,反正国家的规定都得执行,所以为了避免大家都观望着等十一之后买车,我们还不如提前放开政策,让销量不受影响才是王道。”西安北郊某品牌4S店销售人员说到。


  而针对新规对于行业的影响,这位销售人员说,其实影响也没有那么大,毕竟不会每辆车都出问题。


  “汽车生产出来本身就要经过一系列检验,质量并不存在太大问题,虽然也不排除极少的‘漏网之鱼’,但整体的质量还是信得过的,再者这样的成本最终都会落在生产方,我们只要提前做好协商就好了。”销售人员表示,虽然有“三包”政策做后盾,但消费者谁也不想自己买的车出问题,所以“三包”政策关键是解决后顾之忧。


  “汽车三包”出台走了近20年的路


  “有关各类商品的三包政策确实比较复杂,而汽车更是这些复杂问题里更复杂的,主要是因为涉及的部门过多,并不是只有质检一家就能够敲定。”陕西省质监局标准化研究院的研究人员表示,之所以之前有关汽车“三包”政策迟迟没有出台,就是因为汽车产品本身的特殊性。


  研究人员表示,“汽车三包”政策其实早在20年前就已经进入到质监部门的视线当中,而针对该类政策的制定,质检部门也是商量了再商量,改了又改,但因为牵扯的管理部门过多,沟通工作是极为繁杂,但庆幸的是在2012年6月27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务会议终于正式通过了《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并决定于2013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