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物流标准术语的定义:“供应链管理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供应链管理模型要达到两层目标,一是为相应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提供理论指导;二是对基于信息系统的流程和管理重组提供理论指导。框架的设计要能实现供应链中基本的库存补充功能,而且涵盖选取的五个维度以实现供应链管理的功能和增值服务。
在零售商已经完成内部管理(如POS系统建设)的前提下,针对目标和功能维度提出一种零售商外部资源整合的供应链管理系统框架模型-FROM-SCM模。该模型通过创新性的引入预测系统(Forecastsystem)、“返点”管理(Rebatemanagement)、在线订购结算(Onlinepurchaseandsettlement)与人工处理(Manualprocess)等机制或功能,灵活地解决SCM实践中零售商从上游企业的商品“FROM”问题。FROM-SCM模型包括七个模块,即基于WEB技术的人机界面交互模块、数据库与数据管理模块、采购与补充管理模块、供应商关系管理模块、信息处理模块、预测系统模块以及人工处理机制模块。下面介绍各个模块的内容和功能。
A.基于WEB技术的人机界面交互模块
在模型中人机界面是一个用户与系统交互信息的图形化窗口。主要目的在于处理用户与系统之间信息的输入输出,其他模块功能的操作全部在这个界面上完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机界面模块是用户与供应链管理系统功能交铂拘平台。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模块必须拥有强有力的安全保护机制,确保数据安全。
B.数据库与数据管理模块
数据库与数据管理模块是系统运行的基础,其功能主要是进行系统中所有数据的存储与处理,以及与其他系统进行数据交换。按类型划分数据主要有系统数据、基础数据和业务数据三种。其中系统数据主要包括系统用户信息、用户组信息、权限和日志等;基础数据主要包括商品资料、单位资料、商品与单位的关系、用户与单位的关系等;业务数据主要包括单据和报表两部分。这些数据一部分来源于系统的输入、输出及业务处理,另一部分来源于外部的数据交换。
C.采购与补充管理模块
采购与补充管理模块进行商品的有效补充,实现该供应链环节的基本功能。这个模块主要包括订单管理和财务结算两部分。在预测系统和相关信息的支持下,零售商通过订单管理功能发出商品订货,或由供应商管理商品的销售和库存信息,主动发出订单,另一方确认后完成订单并进行配送。与订单管理结合的财务结算则把对账和支付从现实搬到网上,根据双方的合同进行在线财务结算,这可以有效解决当前国内普遍存在的应收账款回收难和“疏漏占”等问题,可以极大地改善零售商和供应商的关系。
D.供应商关系管理模块
供应商关系管理模块主要用来管理供应商与零售商之间的利益分配,这也是零售商与供应商合作与竞争的原始驱动力。商品定价与折扣策略是进行采购补充的基础,是双方在供应链中利润分配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中国零售业现实的“返点”管理功能其实是进行供应链上双方利益的再分配。这两个问题在现实中受到外部其他不规则因素影响较大,通过引入人工处理机制给予灵活处理。这个模块和采购与补充管理模块的财务结算功能一起,完成供应链中的利益分配与利润共享。
E.信息处理模块
信息处理模块属于供应链管理中的增值服务部分,主要实现有价值的信息在零售商总部与门店之间、零售商与供应商之间的交流和共享,有效应用这些信息也是企业发展的另一个增值点。业务机制主要是对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进行分析,按照业务要求形成各种报表,再依据权限分类发布。基于这些信息,供应商在采购与补充管理模块中可以实现VMI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成功的企业在运营中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一旦经过整理分析,对企业以及供应商的发展都有极大地促进作用,同时也方便供应商和零售商对平时一些日常数据的查询,节省人力物力。
F.预测系统模块
预测模块是整个FROM-SCM系统的大脑,订单的制定通常依据系统根据历史销售数据对商品需求的预测。因此,预测系统的准确性直接影响了整个供应链管理运作效益提高的程度。但供应链上商品销售受各种定性定量以及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难以把握。这里引入一种全新的预测方法—TEI@I,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这也是本文研究的创新点之一。
G.人工处理机制模块
人工处理机制是在国内零售业运作还不完善、很多问题无法通过理论方法解决的前提下提出的一种解决方案。在供应链管理运作中,一些问题的数据无法通过一定的规则或数学运算导出,但供应链中很多功能必须基于这些数据才能进一步处理。结合国内人力资源成本较低的现实,创新性的提出人工处理机制。其思想是:针对类似商品定价与折扣、年终“返点”等受外部因素影响较大难以推导的问题,分析这部分和整个系统交互的具体内容,提供接口由人工录入具体数据来保持整个系统的有效运转。这种机制的提出有效解决了现实中一些导致供应链管理难以推行的问题,充分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系统的准确性、灵活性和适用范围。